第14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温言书平时温暖柔和的作风不一样,他的文笔简洁而尖锐,他笔下的校园欺凌让未经历过的人都身临其境,他冰冷刺骨的文字叫每个阅读者为之震颤。

  衡宁拧着眉往后翻着,直到看见了书末有关于他自己的专题——《一颗遗落的星》。

  这是前不久温言书对他做的采访,他认真地征求了衡宁的意见,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详细地阐述了衡宁的事件。

  温言书很擅长把控读者的情绪,先用一小段叙述衡宁的贫苦出身,让读者对衡宁产生同情与怜悯,再叙述衡宁高中时代的优秀,直接将读者的好感度拉满,之后用极具煽动性的文笔、描写了他反抗校园霸凌后急转直下的人生,读至此,没有人不为之怜惜与愤怒。

  为了这篇专题,温言书特意回了一中取了一些图片素材,找到了老谢做采访,甚至话了巨大的精力,劝服了当年几名参与霸凌的学生,用过来人成年人的目光,再次客观地回忆当年的事实。

  “他本应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却在冉冉升起的前一刻陨落了。”

  自以为已经释然的衡宁看到这篇文章时,也忍不住眼圈发热。

  纵使他不曾为那一刀感到后悔,但仍旧会不停地遗憾——倘若那一切都不曾发生就好了。

  温言书的这一篇文章经过了非常用心的打磨,衡宁以为这是最后一篇,往后翻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章。

  这一章的标题似乎在与衡宁那章呼应,名字叫《追星星的人》。

  衡宁的指尖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这一篇是温言书的自白,一个甚至不愿回忆当年校园生活的人,剖开心扉写的充斥着暴力和泪水的少年时代。

  “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被迫暂停了好几次。因为当年的事情,我的精神状态不算太好,每每回想到那些苦痛的日子,我就会呼吸困难、彻夜难眠,完全无法写出哪怕一个字来。”

  “我坦白,无论是写这篇文章、出版这本书、抑或是当年选择做记者,都是为了填补我当年心里留下的空缺。为了和我荒谬的过去和解,我为此赌上我的一生。”

  “柔弱的性格、女性化的外貌、小众的性取向,这便是我少年时代犯下的‘错误’,是霸凌者惩罚我的信条。”

  “放学后充斥着围追堵截的回家路、大课间从厕所隔间顶端淋过下来的脏水、后脑勺被砸到墙角缝的六针……这些就是我的校园生活,我晦暗生命里的一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