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言书看着心疼,却不禁联想起这人的高中生活——学习、勤工俭学、照顾生病的父亲……

  没有人比他更能适应这样的节奏了。

  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得很好。

  因为几年的自学积累,衡宁的专业课学得非常轻松,由于案底的缘故,他无法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便横扫了整个学校内可以拿到的最高奖学金和比赛奖金。

  积累了十多年的债务就这么慢慢还清了,他也在学校打开了知名度——因为错过十年又重返校园、因为他身上背着十分有争议的案子、因为他实在太过优秀自律……

  “我们院长很欣赏我。”衡宁这样对温言书说,“他也在关注我的案子,给我和老丁的课题提供了很多便利,还说案子的事情会尽可能地帮我的忙。”

  此时温言书才明白,衡宁当初要来政大是多么正确的选择——这里的人脉是他在别的地方无法积累的,在这里,他不仅能够更好地自我提升,也同时在不停地为自己的翻身仗做积累。

  与此同时,温言书这边的系列采访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因为文章每一片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出版社特意联系了温言书,希望可以出一本《少年沉默录》的合集单行本。

  为了出版合集,温言书放下了手中的一切工作去整理手上的素材、每天都忙着和编辑对接出版事宜。

  “我还会添加两则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报道,作为出版的新增内容。”温言书对编辑说,“如果好好宣传,这本书的销量不会差。”

  这本书温言书准备了快两年,最后的新增内容几经周折,终于过了审成功发表。

  在上架的前不久,衡宁和老丁的课题组,在校各位前辈的帮助下终于提出了相关的提议草案,草案一经提出就在圈内引发了一场震动,一些旧案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衡宁拿到那本《少年沉默录》的时候,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确定了案件重审的时间,这一回学院老师为他凑齐了最强的律师阵容,可谓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他翻看着眼前这人熟悉的文字——前面所有在周刊上发表过的报道,衡宁都倒背如流如数家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