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第165节(2 / 7)
“泽远你外放过一任,我归乡了几年。”罗万化道,“总在京中,视野所及便是京里大大小小的衙门,看似见证了大明最为风光的一带,实则目光仍是狭窄。”
柳贺点头道:“一甫兄所言极是。”
酒过三巡,几人不免说起朝事。
“泽远可听说了近日京中的传闻?”于慎行问柳贺。
柳贺道:“可与恩师归政有关?”
几日前,天子派了三名太医去查看张居正的眼疾,柳贺作为门生还是挺关心张居正的身体,他很确信张居正身体不好。
可到了传闻里,张居正的眼疾却成为了他归政的铺垫。
总而言之,到了近日,无论张居正身上发生了什么,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和归政产生联系。
“正是。”于慎行道,“元辅迟迟不归政,再过几月便是顺天秋试,京中传闻说,张居正必待其长子、三子考中进士才会放权给天子。”
“一派胡言!”柳贺道,“世人厌恩师甚深,便觉这天底下的坏事都是恩师所为。”
论贪婪,张居正远不如徐阶及任首辅后的申时行,这两人致仕后都是横霸一方的大地主,只是张居正这人不会做面子工程,夺情、废书院二事将天下的读书人得罪了干净,故而骂他的人多,为他说好话的却只寥寥。
柳贺劝张居正守制及办《育言报》,算是为张居正挽回了一点名声,可张居正只要在首辅这个位置上,便挡不住悠悠众口。
他作为门生,若劝张居正归政的话,仿佛是利用完张居正,再将其一脚踢开一般。
“恩师任首辅七年,只有次子张嗣修考中进士,任翰林编修,四子张简修领了锦衣卫官职。”柳贺道,“张思永在翰林院如何,诸位仁兄也是见识了。”
罗万化、于慎行等人原对张居正颇有看法,但自与柳贺交好后,他们也渐渐明白张居正在国事上的尽心尽力。
↑返回顶部↑
柳贺点头道:“一甫兄所言极是。”
酒过三巡,几人不免说起朝事。
“泽远可听说了近日京中的传闻?”于慎行问柳贺。
柳贺道:“可与恩师归政有关?”
几日前,天子派了三名太医去查看张居正的眼疾,柳贺作为门生还是挺关心张居正的身体,他很确信张居正身体不好。
可到了传闻里,张居正的眼疾却成为了他归政的铺垫。
总而言之,到了近日,无论张居正身上发生了什么,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和归政产生联系。
“正是。”于慎行道,“元辅迟迟不归政,再过几月便是顺天秋试,京中传闻说,张居正必待其长子、三子考中进士才会放权给天子。”
“一派胡言!”柳贺道,“世人厌恩师甚深,便觉这天底下的坏事都是恩师所为。”
论贪婪,张居正远不如徐阶及任首辅后的申时行,这两人致仕后都是横霸一方的大地主,只是张居正这人不会做面子工程,夺情、废书院二事将天下的读书人得罪了干净,故而骂他的人多,为他说好话的却只寥寥。
柳贺劝张居正守制及办《育言报》,算是为张居正挽回了一点名声,可张居正只要在首辅这个位置上,便挡不住悠悠众口。
他作为门生,若劝张居正归政的话,仿佛是利用完张居正,再将其一脚踢开一般。
“恩师任首辅七年,只有次子张嗣修考中进士,任翰林编修,四子张简修领了锦衣卫官职。”柳贺道,“张思永在翰林院如何,诸位仁兄也是见识了。”
罗万化、于慎行等人原对张居正颇有看法,但自与柳贺交好后,他们也渐渐明白张居正在国事上的尽心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