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出师表》考据研究》一出,李凡正式把“新考据学”的概念带到了这个时空,而之后的《《新考据学》概论》则作为引路灯式的文章,对新考据学的治学理念、研究方向、考证方法做了框架式解读,至此,新考据学的初步轮廓已成。

  可是,即便李凡有通天的才华,即便李凡有广泛的知名度,不过因为身份以及资历,他所提倡的新考据学也基本会长期处于社会各界所轻视的状态,甚至很多圈外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小孩子的嬉闹。

  即便是文学圈子,即便诸位大教授大学者充分认可李凡的学术水平,但是也没有人会认为新考据学以后会有什么发展前途,更不会想到这个俊朗的男生会在17岁的年纪开创了学术领域未来大名鼎鼎的一个学派,这是任何人所不敢想象的。

  这五个月的时间,并不只是李凡一个人在战斗!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他的新考据学的独特魅力同样吸引了一些文人学者投入到了研究之中。

  顾亚婷相继发表了《《海内十洲记》考据研究》《玉钗发展史纠错》《三礼名物制度考证》三篇文章。

  蔡咏也发表了《汉书注解》(上)一文。

  ……

  李凡知道新考据学的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受到学术界的正视需要一步步来,需要所有对此感兴趣的文人学者一起努力,幸好,还是有人对此萌生了兴趣的。

  而5个月后的今天,新考据学终于跨过了第一道门槛,迎来了学术界的初步认可,这,是新考据学的第一步胜利!

  教育部今年新版的《高考指南》以一个“疑”字认可了李凡的学术研究一事,很快就在整个网络上传播开了,各家媒体争相报道,以各种夸张的标题推出文章,李凡也成功地再次成为了百度热搜榜的头名。

  诸位网友纷纷发来贺电:

  “帅李,今天绝对是你从事学术研究转折的一天!”

  “教育部认可啊,新考据学这下算是正规门派了!”

  正规门派?

  李凡顿时觉得网友的这个词用得太准确了,以前还真好像是旁门左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