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教育部官微稍后也对此发表了微博:今年起,新版本教材(包括国文课本、历史课本等)统一将《后出师表》列为“存疑”文章!希望广大学者继续为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得到教育部公开声明后,新考据学终于借着《后出师表》“登堂入室”了!

  必须庆祝!首先谢谢诸葛亮,再感谢同学们!

  请同学们搓了一顿后,李凡回到家中,但心中依旧热浪翻涌,浑身都是干劲儿。

  他兴奋地打开电脑,想要再写一篇文章,不过这时候,京大的电话打了过来。

  崔院长亲自来的电话,一是鼓励李凡再接再厉,二是,《博雅杯》冬令营过几天开营了,嘱托李凡早些过来。

  可崔院长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凡拒绝参加《博雅杯》冬令营,这直接把崔院长弄糊涂了,几个意思?

  李凡的原因是:《博雅杯》冬令营比较短,没有名师授课环节,基本上就是学员们以一篇篇的文章进行PK,竞争最终的《博雅杯》状元。而李凡之所以参加《博雅杯》,主要是奔着名师授课来的,至于和同龄人一较高低,坦白讲,兴趣并不浓厚。

  尤其是现在,咱哥们儿都学术大拿了,还有人给自己戴上了学者的帽子,那自己去欺负一帮高中应届生,多少有些无聊和残忍,算了吧!

  李凡是委婉拒绝的,不过崔院长想得比较多了。

  崔院长在办公室里转来转去的,心道:这是不是已经根本瞧不上《博雅杯》了?或者说,现在在李凡眼中,京大也并不如以前那么有魅力了呢?

  继而他又想到了招生的问题,李凡这个小祖宗啊,到现在还模棱两可的,也不给个准话!

  他突然心中一颤,这不会是李凡抛弃京大转投他校怀抱的征兆吧?

  崔院长慌了,招生办公室慌了,京大慌了,李凡“要跑”的言论在京大各个办公室内流传开了。

  京大再次重新估量李凡的个人价值,现在大家不得不承认,即便京大如此欣赏李凡,结果还是低估了李凡的学术能力和将来的人生高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