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臣(科举) 第91节(5 / 7)
要让地方打造出成功的产业,一般来说靠个人是很难的,主要还得当地的政府牵头组织,同时帮他们联系好外销的门路。
谢良臣就打算做这个串线的人,所以现在他一边让底下的百姓们开始准备备货物,一边将路彻底打通,毕竟东西总要卖出去。
说到修路计划,杜通判心念一动。
他早听说广东那边有人在盖一种十分坚固的房子,说是用什么水和了泥做的,他也曾找人买了那泥粉试过,发现确实极方便而且结块后甚至比有些石头还坚硬,早就动了心。
可惜据说手握这泥粉配方的人,与当地的知府交情不错,而且本身也有亲族在京城做官,听说还是翰林院的,所以他也就没有动对方。
如今听谢良臣提起,他才发觉两人似乎都姓谢,而且这位新任的知州大人也是从京城而来......
杜通判在心里盘算半天,一下就了悟过来,只等着看对方出什么价,然后他再还什么价。
哪知谢良臣提出的方案实在太诱人,让他根本无法淡定,更无法拒绝,只勉强忍着激动道:“大人的意思是,要下官去找当地适合开采的矿山的商户?”
谢良臣点头,“至于这泥粉如何造,本官会让人去矿场现场指导,杜大人以为如何?”
他已经与谢明章商量过了,广西这边的分销可以全权交给杜通判,反正这天下就没什么独做的买卖,大家集思广益,说不定更能推进产品的迭代升级。
现场指导?这不就是愿意交出方子的意思?
杜通判对这个条件很心动,不过也没忘记询问条件:“那大人对这矿主可有何要求?”
有何要求?他之所来找杜通判,不就是因为衙门没钱吗?
所以谢良臣的要求就是,矿主提供的原料官府会先赊账购买,钱款分三年结清,同时三年内,对外地来钦州的人员,“钞关”的费用会优先结算给矿主。
所谓“钞关”即古代版收费亭,而且不止陆地上有,水道也有,比如京杭运河,在一千七百多公里的航道上就设置了近十个“钞关”收费。
↑返回顶部↑
谢良臣就打算做这个串线的人,所以现在他一边让底下的百姓们开始准备备货物,一边将路彻底打通,毕竟东西总要卖出去。
说到修路计划,杜通判心念一动。
他早听说广东那边有人在盖一种十分坚固的房子,说是用什么水和了泥做的,他也曾找人买了那泥粉试过,发现确实极方便而且结块后甚至比有些石头还坚硬,早就动了心。
可惜据说手握这泥粉配方的人,与当地的知府交情不错,而且本身也有亲族在京城做官,听说还是翰林院的,所以他也就没有动对方。
如今听谢良臣提起,他才发觉两人似乎都姓谢,而且这位新任的知州大人也是从京城而来......
杜通判在心里盘算半天,一下就了悟过来,只等着看对方出什么价,然后他再还什么价。
哪知谢良臣提出的方案实在太诱人,让他根本无法淡定,更无法拒绝,只勉强忍着激动道:“大人的意思是,要下官去找当地适合开采的矿山的商户?”
谢良臣点头,“至于这泥粉如何造,本官会让人去矿场现场指导,杜大人以为如何?”
他已经与谢明章商量过了,广西这边的分销可以全权交给杜通判,反正这天下就没什么独做的买卖,大家集思广益,说不定更能推进产品的迭代升级。
现场指导?这不就是愿意交出方子的意思?
杜通判对这个条件很心动,不过也没忘记询问条件:“那大人对这矿主可有何要求?”
有何要求?他之所来找杜通判,不就是因为衙门没钱吗?
所以谢良臣的要求就是,矿主提供的原料官府会先赊账购买,钱款分三年结清,同时三年内,对外地来钦州的人员,“钞关”的费用会优先结算给矿主。
所谓“钞关”即古代版收费亭,而且不止陆地上有,水道也有,比如京杭运河,在一千七百多公里的航道上就设置了近十个“钞关”收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