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75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陈如松没再说,京城族人到底是府城的,都是亲兄弟,不管干了什么,肯定向着亲兄弟,反正查是能查到的,多明显的事,就看之后会怎么处理。

  陈德点头,“知景少爷有岳家的指点是最好不过的,府城族塾亦只有秀才公当先生,教不了知景少爷。”

  他只稍稍提醒一下,免得这家被忽悠了,府城这位三老爷对知景少爷定然是没好意的,若是之后来说和,只怕也不是好事,还是好好的让同知大人教导,日后再去京城让大人教导教导,这样就好。

  来陈家之前,陈德已去过陈家村,又在府城嫡支待了一些时日,大致的信息已经查清。

  不过就是三老爷想全力扶持自己的儿子,怕别的族人出息了,抢先得到资源,是以明里暗里打压旁支,陈家村有几位孩童原本还算出息的,被打压下去,结了怨,愈演愈烈,以至于如今两边互相防备。

  可惜,三老爷的儿子至今才将将过了院试,成为秀才公,若想考举人,只怕最少还要个几年,何况三老爷的所作所为,大人很是不喜,本就不是同母兄弟,三老爷还这般,惹恼大人,只怕他儿子不会得到大人的扶持。

  陈如松招待陈德歇了一夜,之后人就回了京城。

  陈德离开后,夫妻俩才好安心谈话,陈如松说道:“京城的两位族人,没有敌意,还是有帮扶旁支的意思的。”

  “是,不说别的,看他们给的银票就知道了,一家给四百两,一家给三百两,两家可就七百两了,快赶上咱们如今的存银了。”四百两应当是那四品官的族人给的,三百两是那二老爷,忘了问是几品官,不过定然比不上他大哥,但能给三百两,也不会太差。

  儿子进京赶考,因为是自家的驴车,又带了些吃食,准备算是充足,又有驿站免费住宿和吃喝,花费只有几十两,也是因着在京城客栈太贵,否则并不花费多少。

  给儿子定亲,各方面花费不少,还买了新宅子,家里的存银不到一千两,如今收到这七百两,家里的存银就到了将近一千五百两了。

  若说京城族人不想帮扶,又何必送这么多银钱给自家,这钱就是扶持小景的。

  “幸好府城这嫡支不都是坏的,小景有李家帮忙,又有京城族人帮忙,一定能考上进士,日后入朝为官的。”陈如松坚信。

  杨稔也同样坚信,儿子靠着自己,都考中了举人,没道理如今有两边相处,还考不上进士,不过还是别在儿子面前表现,免得儿子给自己太大压力。

  “在小景面前,你也别表现得太笃定了,万一儿子也跟着你一样,信心满满,结果落榜,只怕心里承受不住。”杨稔知道,进士难考,并不是有许多人教导就一定能考上,儿子聪慧,她相信儿子能考上,可表现太过并不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