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23节(3 / 7)
大头也成为杨稔家的邻居,只是相隔要比陈二哥家远一些。
忙完大头的房子,陈如松回到田地上忙活,他没让杨稔也去,日头大,只让她在家带儿子,将家里的事情做好就行。
五月的日头不小,杨稔带着儿子在院子里的阴处乘凉,然后发现,鱼塘里有许多小鱼,对了,这些去年捞回来养着的大鱼能卖了呢。
陈如松回来后,杨稔就将这个告诉了他。
“这鱼也并不是很多,不如就在村子上卖了吧。”杨稔建议。
陈家村有一百多户人口,不是是附近这些村落里最大的,但却是最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自家有十几亩田地,而只有几亩田地的都是像他们这样,不是长房,又有几兄弟,分家后导致的。
有些村落的人家,家里一亩田地也无,俱是租的田地耕种,只能保证不饿死。
是以陈家村吃得起鱼的人家有几十户,村里的人也爱吃鱼,都认为鱼汤滋补,自家卖便宜一点,一定能卖出去,谁还会跟钱过不去呢。
在村里卖确实可行,“好,带去镇上还不一定有在村子里卖得好,在家还方便。”
“我拿条鱼过去给爹娘,咱们卖鱼总不能还让爹娘没鱼吃。”陈如松很自然地道。
杨稔白了他一眼,不就是想孝敬爹娘么,还拿借口,直说她也不会反对。
“去吧。”杨稔开始准备等会卖鱼需要的东西。
“一条鱼你打算卖多少文?”鱼是自家男人捞回来的,卖多少还是由他定吧。
陈如松沉思片刻,开口道:“咱们只卖一斤往上的,小的先不卖,一斤卖六文,一斤半八文,两斤左右的就卖十文,就这样定吧,去县城还得花两文做驴车,咱们卖一个价不会贵。”
原本是觉得要比县城卖得便宜些,可看着这些自己辛辛苦苦捞回来的鱼儿,他舍不得卖便宜了。
↑返回顶部↑
忙完大头的房子,陈如松回到田地上忙活,他没让杨稔也去,日头大,只让她在家带儿子,将家里的事情做好就行。
五月的日头不小,杨稔带着儿子在院子里的阴处乘凉,然后发现,鱼塘里有许多小鱼,对了,这些去年捞回来养着的大鱼能卖了呢。
陈如松回来后,杨稔就将这个告诉了他。
“这鱼也并不是很多,不如就在村子上卖了吧。”杨稔建议。
陈家村有一百多户人口,不是是附近这些村落里最大的,但却是最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自家有十几亩田地,而只有几亩田地的都是像他们这样,不是长房,又有几兄弟,分家后导致的。
有些村落的人家,家里一亩田地也无,俱是租的田地耕种,只能保证不饿死。
是以陈家村吃得起鱼的人家有几十户,村里的人也爱吃鱼,都认为鱼汤滋补,自家卖便宜一点,一定能卖出去,谁还会跟钱过不去呢。
在村里卖确实可行,“好,带去镇上还不一定有在村子里卖得好,在家还方便。”
“我拿条鱼过去给爹娘,咱们卖鱼总不能还让爹娘没鱼吃。”陈如松很自然地道。
杨稔白了他一眼,不就是想孝敬爹娘么,还拿借口,直说她也不会反对。
“去吧。”杨稔开始准备等会卖鱼需要的东西。
“一条鱼你打算卖多少文?”鱼是自家男人捞回来的,卖多少还是由他定吧。
陈如松沉思片刻,开口道:“咱们只卖一斤往上的,小的先不卖,一斤卖六文,一斤半八文,两斤左右的就卖十文,就这样定吧,去县城还得花两文做驴车,咱们卖一个价不会贵。”
原本是觉得要比县城卖得便宜些,可看着这些自己辛辛苦苦捞回来的鱼儿,他舍不得卖便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