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22节(4 / 7)
“你们倒时候分家,立个字据为好。”杨稔给出建议,其实她心里觉得,大头他娘平时也是比较和气的人,要是一家养一位老人,大头他娘帮着大头带孩子也是不错的。
又不是一直生病,而且那病只是身子弱,药钱没有很多的,还能对半分家产,多出来的家产就当看病抓药的银钱,其实也还好,只是惠娘明显不愿,她也就不说了。
惠娘点头应下,“这个大头也说过。”
一路听着大头家的官司,终于到了山里竹林密布的地方。
二人分散开来,杨稔开始专心扯笋子,春笋这时候嫩的很,越扯越有味,不知不觉,就扯了一整背篓外加一大麻袋。
“扯够了,再多就背不回去了。”杨稔自言自语着,又高声呼喊:“惠娘,你扯好了没?”
很快就得到一个回复,“好了好了,我过来找你。”
杨稔便将一大麻袋的春笋压在背篓上,绑好,惠娘也是如此,背着这样重的东西,两人都没了谈话的心思,只想赶紧背回家。
一路无言,到家后,杨稔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隔壁二嫂已经近八个月的身孕,平时一些农活能干,但上山扯笋子是绝不会去的,陈二哥也去帮族人干活了,两个侄女也不大,这会怕是没有笋子吃,杨稔就拿了一大把过去。
回来后,又拎了一大捆去老宅接儿子。
小儿媳总是这样客气,田氏瞧见杨稔拿着一大捆笋子,心里不由叹气,还是分家的错啊。
“小稔,你咋又带东西过来?每次带小景都要拿东西,你请我带的么?”田氏佯装不高兴。
“娘,这也就是给您尝尝鲜,我都去扯笋子了,难道还能不给您二老吗?”就算是婆婆不给带孩子,自家也是得时不时孝敬二老一番的。
晚上陈如松回来,杨稔询问大头家的事,她跟惠娘的关系虽然不错,可问得细了,她怕自己发表什么意见,这可不是能说的话题。
↑返回顶部↑
又不是一直生病,而且那病只是身子弱,药钱没有很多的,还能对半分家产,多出来的家产就当看病抓药的银钱,其实也还好,只是惠娘明显不愿,她也就不说了。
惠娘点头应下,“这个大头也说过。”
一路听着大头家的官司,终于到了山里竹林密布的地方。
二人分散开来,杨稔开始专心扯笋子,春笋这时候嫩的很,越扯越有味,不知不觉,就扯了一整背篓外加一大麻袋。
“扯够了,再多就背不回去了。”杨稔自言自语着,又高声呼喊:“惠娘,你扯好了没?”
很快就得到一个回复,“好了好了,我过来找你。”
杨稔便将一大麻袋的春笋压在背篓上,绑好,惠娘也是如此,背着这样重的东西,两人都没了谈话的心思,只想赶紧背回家。
一路无言,到家后,杨稔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隔壁二嫂已经近八个月的身孕,平时一些农活能干,但上山扯笋子是绝不会去的,陈二哥也去帮族人干活了,两个侄女也不大,这会怕是没有笋子吃,杨稔就拿了一大把过去。
回来后,又拎了一大捆去老宅接儿子。
小儿媳总是这样客气,田氏瞧见杨稔拿着一大捆笋子,心里不由叹气,还是分家的错啊。
“小稔,你咋又带东西过来?每次带小景都要拿东西,你请我带的么?”田氏佯装不高兴。
“娘,这也就是给您尝尝鲜,我都去扯笋子了,难道还能不给您二老吗?”就算是婆婆不给带孩子,自家也是得时不时孝敬二老一番的。
晚上陈如松回来,杨稔询问大头家的事,她跟惠娘的关系虽然不错,可问得细了,她怕自己发表什么意见,这可不是能说的话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