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22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我公婆他们的想法,应当有他们的考量。”

  惠娘吞吞吐吐半天,讲了自己问话的原因,“我公公身体不好了,他想趁他在的时候,给我们分家。”

  “原来是这样。”难怪会问分家后的生活了,只是她记得大头家里同样是有着三十几亩田地的人家,还是两个儿子,大头便是小的,以后也能分到十几亩田地,吃喝不愁的,惠娘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样想着,杨稔也接话道:“那日后你就有十几亩田地了,还能当家做主,日子可比我们家好过多了。”

  听到这个,惠娘却是一脸愁容,“哪里是这么容易的,孩子他大伯不愿意养婆婆。”

  惠娘的婆婆?杨稔终于记起了,大头家三十几亩田地,又只有两个儿子,其实要比公公更富裕,陈家村其实家里有些银子就会生出送孩子念书的念头,毕竟是陈氏一脉。

  之前陈大哥说要送铁蛋念书,公公虽然不赞同可也没反对,心里怕也是想的,只是觉着太费银钱了没说。

  大头家之所以没有,听说是因为大头他娘生大头时有些不顺,身体一直不大好,时不时要病一场,家里要备着一些银子不能动,虽然生活还算富足,可也不敢想念书的事。

  “可养老人不是向来是长子的事吗?”除非是不孝的,可这不养老人,算是明目张胆的说自己不孝了,大头他大哥这么不要名声吗?

  “他说我婆婆是因着大头才生产不顺的,是大头的错,这些年家里一直供着婆婆抓药吃,已是大头占了便宜,既然分家,就一家一个老人,他养公公,我们养婆婆。”惠娘语气愤恨。

  一家养一位老人,村里闲话是少些,但还是感觉不正常啊。

  “你公公怎么说?”不管怎样,惠娘公公还在,应当不会让此事发生。

  “公公,我公公他本就偏心大房,不然大哥提出来就该骂的,不仅不骂,他自己都快被说服了。”这才是惠娘不安的原因。

  偏心,是当爹娘的通病,杨稔不奇怪,“那家产怎么分?”既然都一家养一位老人,那么家产自然就不能四六分了吧。

  “大房还想分六成,不过大头是绝不会同意的,还僵持着,只是最后只怕是对半分,但婆婆分到我们养。”既然说了,惠娘也就不瞒着,都说了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