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吃火遍全网 第120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价格很实惠,用料也实在,放学饿了买上一个,顶饱又解馋。不少人现在已经离开了家乡,在外面工作,还是经常会想起这一口。

  听了丁灵说的,老板不禁感慨:“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记着我这个小店啊。”

  他这小店,十多年没改过位置,一开始其实还不是店,就是个小推车,在学校门口卖,因为用料实在,食材也新鲜,不少学生家长给他捧场。

  攒够了钱,他才在这开的店,靠着这间卷馍小店,他供出了自己的三个孩子,还资助了几名山区贫困生。

  “其实也有人建议过我,花钱请人做做推广,或者重新装修一下,搞点噱头,布置成网红店。”

  老板说:“但那样成本就上去了,我不想让顾客为那种无意义的噱头买单,就想实实在在地买东西,让顾客吃得踏实,吃得安心。”

  像这样凭良心做生意的店家,还有很多。

  第二日一早,拍摄完卷馍之后,他们又去到一家专卖格拉条的小店。

  其实也能理解成拌面,因为在阜市的方言里,搅拌就是“咯啦”,所以才有格拉条这个听起来有点奇怪的名字。

  店里有一个压面条的机器,机器直接架在大锅上,老板娘拿着菜刀在边上守着,压出来一部分后,就拿刀切断,让面直接落进锅里。

  煮熟后再过一遍水,沥干水分,放上豆芽和黄瓜丝,淋上一勺芝麻酱,用力搅拌开,就可以开吃了。

  老板娘直接给丁灵拌了一碗,吃着是咸辣口的,面条特别筋道,比平时常吃的手擀面要更有嚼劲。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大碗好吃的格拉条,竟然只要六块钱。

  丁灵他们在这家店停留了一天,详细拍摄了从和面到配制酱料的每一个步骤。

  之后又在阜市停留了两日,除了一开始计划好要拍摄的美食,又临时新添了几个,都是从当地人口中打听到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