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68节(2 / 7)
时知看着不解的众人解释道:“如今家主府养着那十几万人马每日的粮食消耗不说在坐的心里大概也有数,我跟诸位也交代句实话,家主府如今最缺得不是钱而是粮,这琉璃作坊原本就是拿来跟江南大族换农田的。”
江南如今农田价薄,一亩上好良田卖不上半贯钱,就这样想找人买还找不到,毕竟是兵荒马乱的年月。
崔氏这会收田,其实是个大胆又冒险的决定,若是守不住江南,那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换个想法,崔氏已经起兵,要是有一日守不住江南,那桐州又能守住几日,到时候留着家财怕也没命花。
用田产入股这件事其实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在农耕社会田产是代表这“祖业”和“根基”,当然那是太平世道的想法,乱世一起这些带不走的东西就不如金银拿在手里放心,反正只要有钱以后太平了还能再买。
所以时知这个法子去江南的确很容易行得通,但在桐州就不太一样,这里一直太平着,所以卖田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的。
“我愿用田地入股。”
开口得是崔炎,他在辈分上是时知的伯父,他家是崔氏家业做得最大的一房,算是除了家主府最有钱的。
第109章 二更
价值两万贯的田产对崔炎来说是能承受的,以桐州现在的地价,哪怕是良田也顶多一万亩,相当于他家里四分之一的田地。
大家有钱就想置地那是因为这东西比生意保险,可其实收入一年也就仨瓜俩枣,如今崔氏这番景象,他心里算了一笔账,只要琉璃坊的生意不出大岔子,没几年这本钱就回来了。
田能再买,这买卖可就一次机会,他们犹犹豫豫不舍得那点儿地,江南那些人可觉得这是个大便宜!
要不说崔炎能攒下家业,脑子的确转得最快,他甚至还估摸出家主府再过个十年八年可能都不需要屯那么多田养兵,到时候再从家主府买回来可能都行。
最重要的是这可是跟着时知做买卖,将来要是有那么一天,老崔家祖坟集体冒青烟,家里这金凤凰一飞冲天,有这层关系可比那什么田产可有用多了!
有着崔炎打样儿,崔氏其他机灵家底儿又厚的立马也站出来表态,他们也很愿意,所以十个名额很快就占满了。
↑返回顶部↑
江南如今农田价薄,一亩上好良田卖不上半贯钱,就这样想找人买还找不到,毕竟是兵荒马乱的年月。
崔氏这会收田,其实是个大胆又冒险的决定,若是守不住江南,那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换个想法,崔氏已经起兵,要是有一日守不住江南,那桐州又能守住几日,到时候留着家财怕也没命花。
用田产入股这件事其实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在农耕社会田产是代表这“祖业”和“根基”,当然那是太平世道的想法,乱世一起这些带不走的东西就不如金银拿在手里放心,反正只要有钱以后太平了还能再买。
所以时知这个法子去江南的确很容易行得通,但在桐州就不太一样,这里一直太平着,所以卖田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的。
“我愿用田地入股。”
开口得是崔炎,他在辈分上是时知的伯父,他家是崔氏家业做得最大的一房,算是除了家主府最有钱的。
第109章 二更
价值两万贯的田产对崔炎来说是能承受的,以桐州现在的地价,哪怕是良田也顶多一万亩,相当于他家里四分之一的田地。
大家有钱就想置地那是因为这东西比生意保险,可其实收入一年也就仨瓜俩枣,如今崔氏这番景象,他心里算了一笔账,只要琉璃坊的生意不出大岔子,没几年这本钱就回来了。
田能再买,这买卖可就一次机会,他们犹犹豫豫不舍得那点儿地,江南那些人可觉得这是个大便宜!
要不说崔炎能攒下家业,脑子的确转得最快,他甚至还估摸出家主府再过个十年八年可能都不需要屯那么多田养兵,到时候再从家主府买回来可能都行。
最重要的是这可是跟着时知做买卖,将来要是有那么一天,老崔家祖坟集体冒青烟,家里这金凤凰一飞冲天,有这层关系可比那什么田产可有用多了!
有着崔炎打样儿,崔氏其他机灵家底儿又厚的立马也站出来表态,他们也很愿意,所以十个名额很快就占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