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儿 第130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哈哈哈!陆工,你还担心你家小子不活泼,我看很活泼吗?”领导笑看着陆副总师,又看林总师,“孩子们说得对,十年过去了,我们缺了太多,这些漏洞是要一个个地堵,不能凑合凑合过下去了。趁着这个新项目还没开始,我们就严格要求自己,按部就班,不折不扣执行标准。”

  “有些标准太老,我们的标准也不全啊!”

  “不是说拿了美国标准协会的标准回来吗?尽快翻译出来,能借鉴的借鉴。”领导看向庄玲玲,“所以你该翻译还是得翻译。”

  宣教授:“无组织无纪律,该吃批评还是得吃批评,回去写一千五百字的思想检查,明天一早交上来。一个人都不能少,一个字都不能少。”

  庄玲玲咬着一块鸡肉,鸡肉太柴,她咬牙切齿。

  第156章

  第二天晨会之前,宣教授收到了五个孩子的思想检讨书。

  赵永刚的是《由物勒工名说开去》他在思想检讨里这么写:

  兵器制造工业是国之命脉,1974年兵马俑的挖掘,为我们揭开了秦国强盛的一幕,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秦国兵器生产的严格的标准化制度,秦俑坑出土的兵刻有工匠和上一级管理者的名字责任到人,青铜剑的剑身,8个棱面,经过游标卡尺测量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而且出土的同一种武器,制造时间相差数十年,造型和尺寸能够完全一致。

  《吕氏春秋》卷十《孟冬》:“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古人尚且能做到标准化,我们为什么不能……

  翻到诸蕴佳的是《德国制造的逆袭》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德国产品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新《商标法》条款,要求所有进口商品都必须标明原产地。当时的欧洲人以用英国货为荣。

  今天,西德产品以其卓越的品质享誉全球,跟严格的产品质量把控分不开……

  紧接着是钟国强的《质量成就小拉链的大生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