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 / 4)
不知道自己口味问题,还是那家店不够正宗。总之,他固执认为,并不如家乡青山镇的赵记胡辣汤味道好。
赵记胡辣汤也是祖传的行当,具体有多少年徐磊不清楚。只是以前听父亲讲过,他小时候上街赶集,就喜欢去赵记吃煎包喝胡辣汤。
人家一个门面能开几十年,就是依靠一碗汤的名气。
早些年赵记胡辣汤哥仨分家,老大坚守青山镇,剩余两人挪到临近镇上开早餐店。这也算另一种方式的连锁经营,据说生意都挺不错。
老店面积不大,有五个人在店里忙碌。
除了赵老大两口子外,还请有三个帮忙的。
赵老大守汤锅,媳妇在门口卖煎包和油馍头,还有两人负责煎炸,剩余一人收拾碗筷打扫卫生。
一年到头生意都很火爆,五个人忙的脚不沾地。
徐磊赶到时,街边停了一溜儿电车、摩托,四十多个平方小店里已经坐满人。
好不容易看角落里有两个位置,他赶忙带着张菲菲坐下,而后问:“你吃煎包还是油馍头”
张菲菲见墙上贴有招牌,扭头看了几眼,带着好奇询问:“这个两掺是啥意思?”
“胡辣汤掺豆腐脑,这也是经典吃法,要不要来一碗尝尝?”徐磊笑着反问。
说起两掺,可能外地朋友觉得这种搭配有点反人类。
不过对很多中原人而言,豆腐脑和胡辣汤也属于绝配,两种味道掺和后不但不会影响彼此,反而口感更好。
“豆腐脑掺胡辣汤……那怎么能吃?我不要,本人甜党。”张菲菲连连摇头,她根本无法想象:两种不同味道的食物掺和一起,那还能吃吗?
↑返回顶部↑
赵记胡辣汤也是祖传的行当,具体有多少年徐磊不清楚。只是以前听父亲讲过,他小时候上街赶集,就喜欢去赵记吃煎包喝胡辣汤。
人家一个门面能开几十年,就是依靠一碗汤的名气。
早些年赵记胡辣汤哥仨分家,老大坚守青山镇,剩余两人挪到临近镇上开早餐店。这也算另一种方式的连锁经营,据说生意都挺不错。
老店面积不大,有五个人在店里忙碌。
除了赵老大两口子外,还请有三个帮忙的。
赵老大守汤锅,媳妇在门口卖煎包和油馍头,还有两人负责煎炸,剩余一人收拾碗筷打扫卫生。
一年到头生意都很火爆,五个人忙的脚不沾地。
徐磊赶到时,街边停了一溜儿电车、摩托,四十多个平方小店里已经坐满人。
好不容易看角落里有两个位置,他赶忙带着张菲菲坐下,而后问:“你吃煎包还是油馍头”
张菲菲见墙上贴有招牌,扭头看了几眼,带着好奇询问:“这个两掺是啥意思?”
“胡辣汤掺豆腐脑,这也是经典吃法,要不要来一碗尝尝?”徐磊笑着反问。
说起两掺,可能外地朋友觉得这种搭配有点反人类。
不过对很多中原人而言,豆腐脑和胡辣汤也属于绝配,两种味道掺和后不但不会影响彼此,反而口感更好。
“豆腐脑掺胡辣汤……那怎么能吃?我不要,本人甜党。”张菲菲连连摇头,她根本无法想象:两种不同味道的食物掺和一起,那还能吃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