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是非常简单而带有上古习惯的一种状态描述,包括后来人们依旧有这种描述习惯:‘你跟着太阳走’、‘你跟着北极星走’之类的。

  现代人困到了沙漠中,也是依靠太阳来定位的。

  古人更是如此。

  而山海经这么记载,这么描述,还让我看出了夸父在进行一场长途跋涉,甚至背井离乡。他在日夜交替的进行一项活动。

  否则他没有必要,沿着大河朝太阳走的方向走,那一定是远离了他的家乡,远离了他熟悉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夸父,或者夸父族,在进行一场迁徙。

  夸父白天赶路,晚上休息。那晚上的时候自然口渴。

  古代远行,必不能远离水源,皆是逐水草而定,如果在远离水源的地方休息,必然会下场凄惨。

  氏族迁徙,更是如此,一定是寻找有水源的地方。毕竟这是连动物迁徙都知道的事!

  但是最终,夸父还是犯了这样的大忌。

  他们白天赶路,晚上休息喝水,沿着黄河向西,到了上游的渭水。

  之后竟然还要走,向北去大泽。

  沿着河走也就罢了,一路都能喝到水。可却非要远离母亲河,跨越陌生的地区,寻找大湖。

  最后可不就渴死了么?

  死后,他们带的桃枝拐杖,跟着他们一路跋涉,都没有‘渴死’,反而在他们的尸体旁长成了桃树,桃树结果落种又长大,终究化为一片桃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