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3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洪武帝是农民出身,最重视的便是农业,因此在其登基后全国上下水利灌溉便几次修整、维护,在重新疏浚黄河并且给淮河解围之后,整个大明大的水利问题已经基本没有了。

  所以木白要解决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地方性的小苦恼,譬如因为地势原因容易积水的地方、存不了水的地方,或是有水渠灌溉,却离田地太远,还是要村人去靠人力挑水的地方。

  这种问题在地方官来说都不算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可以被人力克服的。

  容易积水就挖几个排水沟,存不了水就自个去挑水,能靠人力解决,又不会引发大灾难的小问题在地方官员来看都不算是问题。

  这并非是他们尸位素餐,实在是大明的地方官任务确实有些重。

  木白是经历过现代生活的,他很清楚现代的官员、职能、机构划分有多仔细,而在如今的大明,一个普通的县官身上基本就挂着十来个职能,而他的副手、手下也不具备执政能力,只能说是辅助他做事而已。

  所以一般来说,只要是一个稍稍负责的地方官员,哪怕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都忙得如同陀螺一般,一天十二个时辰,起码有八个时辰是在伏案工作。

  更别提大明一年到头基本没几个真正的太平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困扰的只有几个乃至于十几个农人的苦恼只能被排在后头,着实是无暇顾及。

  当然,这其中也有看多了麻木了的因素在,因为见过太多的困难和苦恼,这种“小问题”自然都不算是问题了。

  但木白不认可这样的看法。

  诚然,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优先解决紧急的或者是更为困难的问题是最优解。

  但世上有什么能够比千千万万个民众的不方便和不满汇聚在一起更大的问题?人民之间无小事,更何况还是和水利相关的专业事件,大明真的没有富裕到可以不在乎这些问题的程度。

  不过虽然这样说,木白也很清楚已经无法再给地方官施加压力了,而且如果真的让地方官员着力于此的话,出于人的劣根性,只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他准备调动一群尚有一腔热血之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