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事实上那句话很完整。他实际上已经说完了。他想说的是,这本书不能不叫《喜鹊谋杀案》,因为这样一来会毁掉他几乎从构思出这个点子的那天起慢慢编织进这个系列的一个玩笑。他想出了一个异位字谜。

  但是关于什么的异位字谜呢?

  一个小时后,火车驶进帕丁顿站,我仍然没有弄懂。

  * * *

  [1]亨利·詹姆斯(Herry James,1843—1916),美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等。《螺丝在拧紧》是他的一部心理悬疑小说。

  [2]萨尔曼·拉什迪(Ahmed Rushdie,1947—),印度裔英国作家,与奈保尔和石黑一雄被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杰”。因一九八八年出版的小说《撒旦诗篇》引起极大争议。由于此书内容被指有玷污伊斯兰圣洁之嫌,一面世即引起轩然大波,并激怒了数以亿计的穆斯林。

  [3]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1949—):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一九四九年生于牛津文学世家。马丁·艾米斯素有英国“文坛教父”之称,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被称为“蘸着迷药水书写的文坛大师”。

  [4] 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1969—),英国作家,一九六九年生于英国,代表作《云图》。

  [5]威尔·赛尔夫(Will Self,1961—),英国小说家、专栏作家。他已出版有十部小说,五部短篇小说集和几部非虚构作品,主要作品有《疯狂的数量理论》《道林:一场模仿》《走向好莱坞》和“希望三部曲”。其中《伞》入围二〇一二年布克奖短名单。他的作品中充盈着讽刺、吊诡、奇幻的风格。赛尔夫称自己的作品为“肮脏魔幻现实主义”。与威廉·巴勒斯、艾伦·金斯堡等描写混乱生活的“垮掉的一代”作家相比,其文风更加瑰丽奇幻,语言文字也更加考究、富于雕琢。

  帕丁顿站

  我不喜欢小说中的巧合,尤其是推理小说中的巧合。侦探小说的成功是靠逻辑和推理。侦探不应该需要靠老天垂青得出结论,但这只是我心中的那个编辑一厢情愿的看法,不巧的是,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在五点零二分下了火车。在一个八百五十万人口的城市,成千上万人来来往往的出站厅里,我碰到了一个熟人。她的名字叫杰迈玛·汉弗莱斯。直到不久前,她还是查尔斯·克洛弗在三叶草图书公司的私人助理。

  视线落在她身上的那一瞬间,我就认出了她。查尔斯总是说,她具有那种在人群里都能闪闪发光的笑容,而这也是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原因。在灰蒙蒙的通勤人潮中,她孑然一身,兴高采烈。她身材苗条,面容娇美,金发飘逸。她只有二十五岁左右,依旧保留了学生时代的蓬勃朝气。我记得她曾和我说,她进入出版业是因为她热爱阅读。我已经开始怀念她在办公室的日子了,不明白她为什么要离开。

  她也几乎同时看见了我,向我挥手。我们朝对方走去,我以为我们只是打个招呼,我想问问她的近况。但事情却没那么简单。

  “你还好吗,杰迈玛?”我问。

  “我很好,谢谢你,苏珊。见到你真是太好了。对不起,我没来得及道别。”“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我去参加巡回签售,等我回来,你已经离职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