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个儿孙都上来搀扶,拓拔烈好言安慰:“夫人放心,只要按着太医的方子善加调理,三五日就能下床了。这都是朕的不是,朕没有顾及到,将军年事已高,诸事宜缓,不可再纵着他的性子逞强了……”一番劝解,那妇人的眼泪才略略止住。

  回辰居一路无话,拓拔烈沉着脸,心情郁郁。我上前捉起他的手放在掌心里摩娑,才听他轻声叹息:“奈何奈何!国之栋梁,一夕而摧,朕又失一员大将,叫朕如何不痛心疾首啊!”

  **********************************************************************

  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三五日后,宇文将军果然能下床走动了,只是这一病,再不复当年之勇,三餐只能进些糜粥,行走都需拄杖。我和皇帝又去探望过两次,除了宽慰几句,也别无他计。

  年近岁逼,种种繁琐,宫中内事不决,问了左右宫人,正要往御书房找拓拔烈讨主意,瞧见永平守在门外,想着里面大约有人,正在商量要事。

  在门首等候片刻,穿堂风大,不免焦躁。“皇上召见什么人呢?”

  永平回道:“国子监的杨桢杨学士……这里冷,要不夫人去廊屋等吧?喝盏热茶暖暖身子。”

  我喑喑纳闷,“杨学士不是出使南朝去了,不回洛阳复命,到这里作甚?”

  永平摇头,“奴才也不清楚,好像是皇上急招他来的。”

  正在说话,里头有人揭开毡帘一角,永平顺势接过,顿觉温香扑面。但见杨桢意气风发,撩袍跨过门槛。见我挡在门前,抖了抖袍袖朝我一揖,“原来是夫人,下官杨桢见过夫人。”我点头让出去路,狐疑地瞧着他甩着两条大袖出了院门。看他这满面春风的模样,想必在拓拔烈那里得了重用。

  接踵进了书房,拓拔烈不在案前,正拿着一双火筷子捣弄炭盆。“狸奴,你来得正好。”他见我招呼道。怀里的手炉已冷,我递给永平换炉炭,解下斗篷挨过去取暖。茶铛子里雪乳翻腾,暖炉上煨了几只红苕,拓拔烈用纸包了一个给我:“应该熟了,你尝尝这个。久不吃了,今天撞见扫地的太监在用树叶烤,问他们讨了几个。这个佐茶才好。”

  我第一回吃这样的东西,小心翼翼拨开焦黑的皮,里头烤得松松软软,入口甜糯。两个人就围着火盆坐在台阶上,你一口我一口。

  见机询问杨桢之事,拓拔烈避而不答,倒是就着甘薯说起年少游历在外的趣事来。其实他不愿说,我大抵也能猜出一二。杨桢为人,他是知道的,如今用他,是看中此人巧舌如簧。可用此人去劝降,左不过诱之以利,牧哥哥怎肯就范?

  那几个红苕转眼就祭了五脏庙,再就一口热茶下肚,听着他山南海北侃侃而谈,只觉得万事餍足,什么都不想再计较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