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3 / 3)
在去向康熙皇帝汇报的时候,胤禛递上了一份计划书——一份由苏莹提议的建立银行,胤禛按照这个时代的特点写了好几个版本之后,挑出了一份算是把方方面面都计算进去之后,算是最周全的一份计划书。
这份计划书在康熙皇帝看来最大的亮点是,把银钱和户部分开,计划虽好,但是,此计划一旦实行,不亚于得罪了整个户部、甚至满朝的官员。
这不符合康熙皇帝的现在的治国求稳的理念,所以,这本折子根本就没出乾清宫的门,直接就被康熙皇帝压箱底了。
康熙皇帝面对来自四儿子殷切的目光沉默了会儿,最终留了饭,对于整天被师傅们告状的弘易以及已经在被弘易带坏的路上越行越远的乌日宁贵发起了全方位的问候,虽然问的是他们的监护人胤禛。
作为曾经的先生嘴里的完美学生,胤禛可没想到他儿子和外甥在书院是这个样子的。
康熙皇帝一看胤禛那黑脸就知道他回去之后两个孩子得不了什么好,“孩子嘛,就要有孩子的天性,这两个孩子就挺好,别看他们经常捉弄先生,偶尔逃课,没事就组队打群架,这课业倒是被先生夸了又夸,你回去可别对着孩子冷着一张脸,弘易把乌日宁贵那孩子带的挺好,那孩子的郭罗妈妈可没少夸弘易。” ↑返回顶部↑
这份计划书在康熙皇帝看来最大的亮点是,把银钱和户部分开,计划虽好,但是,此计划一旦实行,不亚于得罪了整个户部、甚至满朝的官员。
这不符合康熙皇帝的现在的治国求稳的理念,所以,这本折子根本就没出乾清宫的门,直接就被康熙皇帝压箱底了。
康熙皇帝面对来自四儿子殷切的目光沉默了会儿,最终留了饭,对于整天被师傅们告状的弘易以及已经在被弘易带坏的路上越行越远的乌日宁贵发起了全方位的问候,虽然问的是他们的监护人胤禛。
作为曾经的先生嘴里的完美学生,胤禛可没想到他儿子和外甥在书院是这个样子的。
康熙皇帝一看胤禛那黑脸就知道他回去之后两个孩子得不了什么好,“孩子嘛,就要有孩子的天性,这两个孩子就挺好,别看他们经常捉弄先生,偶尔逃课,没事就组队打群架,这课业倒是被先生夸了又夸,你回去可别对着孩子冷着一张脸,弘易把乌日宁贵那孩子带的挺好,那孩子的郭罗妈妈可没少夸弘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