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3)
“儿子听皇阿玛的!”
“嗯,走之前记得和你额娘说说话。”
胤禛黑线不已,乌日宁贵的郭罗妈妈不就是他的额娘皇后娘娘吗?皇阿玛还专门来个大拐弯,不就是怕他回去找他孙子的麻烦吗?
想想他这个阿玛也是惨,在家里,弘易有麻烦了就找外曾祖母,在宫里就找他皇玛法,哪儿都有靠山,果然福晋说得对,这隔辈亲是无法抗拒的,只能尽量隔开这小辈和长辈之间的距离了。
用了饭,出了乾清宫的胤禛听了梁九功拉着他私下说的话,去和承乾宫,和皇后娘娘围绕着一个还在肚子里的、两个满地跑着找麻烦的三个孩子以及福晋孝敬的东西好不好用说了好一会儿话,这才沉默着回了府。
见了皇上之后,心情不太顺畅的胤禛干脆给自己放个短假,在家陪福晋,顺便和福晋吐槽一下皇阿玛的执政方针。
苏莹很不解,一个银行怎么就会得罪满朝官员?
“银行需要招收专门和银钱打交道的人,官员们都是一路考上来的,他们的目标是当官,可不是数钱,依我看,虽会被部分官员们抵制,但也不至于太严重,会对银行提出异议的是那些官员背后的那些大商人,所谓的与民争利就是与他们争利,皇阿玛这完全是为了避免麻烦做出的决定。”胤禛认为,通过追债一事,就可以看出满朝文武对银子的态度,其实这银行完全是符合官员们的心理的,可惜了这个好时机!
过了这个时机,这些官员们恢复了他们清高的假象,那时候银行才会不好办!
再说,现在大清没有银票,交易用的还是金银铜钱,官方不管,不就是把这个交给民间的商人去办了吗?胤禛可是见过民间已经开始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钱庄,甚至从门人那里听说过去钱庄兑换的银子的情况,甚至亲眼见过银票的样式。
在刑部办差的时候也见过因为印子钱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事件,胤禛觉得银行的出现完全可以把这些事避免一些。
苏莹不高兴的看着胤禛,“我们不能自己做吗?”
胤禛摇摇头,“不行,这个可和蒙古的生意还有那些运送特产的生意不一样,没有咱们家老爷子的支持,你想光明正大的做只会以失败收场。”偏偏他们家福晋还坚决只行正道,要不是他们家有权有势,胤禛很怀疑福晋能赚到银子不能!
既然现在不行,苏莹也只好罢手,她踮起脚拍拍胤禛的肩膀,现在只希望这位老兄争气点当上皇帝了,反正看情况,太子确实有点不靠谱,既然如此,苏莹看不出除了胤禛还有谁适合把自己当牛使的去治国的。
胤禛莫名其妙的被拍了肩膀,还得勤勤恳恳继续给念诗经做胎教,也是没谁了。
↑返回顶部↑
“嗯,走之前记得和你额娘说说话。”
胤禛黑线不已,乌日宁贵的郭罗妈妈不就是他的额娘皇后娘娘吗?皇阿玛还专门来个大拐弯,不就是怕他回去找他孙子的麻烦吗?
想想他这个阿玛也是惨,在家里,弘易有麻烦了就找外曾祖母,在宫里就找他皇玛法,哪儿都有靠山,果然福晋说得对,这隔辈亲是无法抗拒的,只能尽量隔开这小辈和长辈之间的距离了。
用了饭,出了乾清宫的胤禛听了梁九功拉着他私下说的话,去和承乾宫,和皇后娘娘围绕着一个还在肚子里的、两个满地跑着找麻烦的三个孩子以及福晋孝敬的东西好不好用说了好一会儿话,这才沉默着回了府。
见了皇上之后,心情不太顺畅的胤禛干脆给自己放个短假,在家陪福晋,顺便和福晋吐槽一下皇阿玛的执政方针。
苏莹很不解,一个银行怎么就会得罪满朝官员?
“银行需要招收专门和银钱打交道的人,官员们都是一路考上来的,他们的目标是当官,可不是数钱,依我看,虽会被部分官员们抵制,但也不至于太严重,会对银行提出异议的是那些官员背后的那些大商人,所谓的与民争利就是与他们争利,皇阿玛这完全是为了避免麻烦做出的决定。”胤禛认为,通过追债一事,就可以看出满朝文武对银子的态度,其实这银行完全是符合官员们的心理的,可惜了这个好时机!
过了这个时机,这些官员们恢复了他们清高的假象,那时候银行才会不好办!
再说,现在大清没有银票,交易用的还是金银铜钱,官方不管,不就是把这个交给民间的商人去办了吗?胤禛可是见过民间已经开始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钱庄,甚至从门人那里听说过去钱庄兑换的银子的情况,甚至亲眼见过银票的样式。
在刑部办差的时候也见过因为印子钱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事件,胤禛觉得银行的出现完全可以把这些事避免一些。
苏莹不高兴的看着胤禛,“我们不能自己做吗?”
胤禛摇摇头,“不行,这个可和蒙古的生意还有那些运送特产的生意不一样,没有咱们家老爷子的支持,你想光明正大的做只会以失败收场。”偏偏他们家福晋还坚决只行正道,要不是他们家有权有势,胤禛很怀疑福晋能赚到银子不能!
既然现在不行,苏莹也只好罢手,她踮起脚拍拍胤禛的肩膀,现在只希望这位老兄争气点当上皇帝了,反正看情况,太子确实有点不靠谱,既然如此,苏莹看不出除了胤禛还有谁适合把自己当牛使的去治国的。
胤禛莫名其妙的被拍了肩膀,还得勤勤恳恳继续给念诗经做胎教,也是没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