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4 / 4)
这一次,永昭帝并没有震怒,也没有因为汪印出现大雍就将其定下“叛国”之类的罪名。
并非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在刚接到宋定边禀告的时候,他就想签下海捕令、定下汪印叛国大罪了,不曾想却遭到了护国公汤源的反对。
汤源倒没有说很多话,只是说了这么一句:“皇上,军中士兵不可欺、国朝百姓更不可愚啊。”
此话,听得永昭帝心中一惊。
宋定边呈给兵部的急报中虽称云州之事的起因是“缇骑哗变”实情却不是如此。
实情就是:根本没有缇骑哗变这样的事!
宋定边为了完成皇令,是为了对付汪印和缇骑而想出来的借口,为了将汪印赫赫功劳变成天大罪过的借口。
缇骑哗变完全是捏造的,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的。
说白了,这就是永昭帝所需要的遮丑布。
云州的事情,根本就经不起任何推敲和查探!
汤源执掌皇家暗卫,对朝中军中消息当然会密切关注,宋定边秘密带着仪鸾卫前去,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返回顶部↑
并非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在刚接到宋定边禀告的时候,他就想签下海捕令、定下汪印叛国大罪了,不曾想却遭到了护国公汤源的反对。
汤源倒没有说很多话,只是说了这么一句:“皇上,军中士兵不可欺、国朝百姓更不可愚啊。”
此话,听得永昭帝心中一惊。
宋定边呈给兵部的急报中虽称云州之事的起因是“缇骑哗变”实情却不是如此。
实情就是:根本没有缇骑哗变这样的事!
宋定边为了完成皇令,是为了对付汪印和缇骑而想出来的借口,为了将汪印赫赫功劳变成天大罪过的借口。
缇骑哗变完全是捏造的,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的。
说白了,这就是永昭帝所需要的遮丑布。
云州的事情,根本就经不起任何推敲和查探!
汤源执掌皇家暗卫,对朝中军中消息当然会密切关注,宋定边秘密带着仪鸾卫前去,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