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能知道的事情,朝中官员和将领也迟早就能想到。

  谁都知道,汪印治下甚严,绝不可能有放任缇骑乱来的事情;

  缇骑如果真的要为汪印抱不平,为何不在京兆的时候、偏偏在夺回云州之后哗变?

  这说不通,根本就不成立。

  士兵和百姓或许一时会对汪印痛恨唾骂,但想必不用多久便有人反应过来了。

  功高震主才是汪印真正的罪名,然而哪一个有抱负的官员将领不想建功立业呢?

  如果建功立业的终极结果就是像汪印这样的,那么官员将领们怎么想呢?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永昭帝视汪印岂止是土芥?那是要除之而后快的人。

  汪印立下那么大的功绩尚且如此,那么别的人又会如何呢?

  汪印在前,殷鉴不远,国朝之臣又该如何视君呢?

  汤源说这句话,便是在隐晦提醒永昭帝:担心朝臣和将领的反噬,毕竟,人心不可欺瞒。

  永昭帝到底心虚,生怕云州的真相被揭露出来,哪里还敢签下海捕文书?

  他也不想再与朝臣、国公勋贵这些人再对抗了。

  既然汪印不知所踪,那么云州之事就这样了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