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 / 7)
威宁大将军已有镇守西境之职,这次临危受命,也是他恰好在京中而已,这镇守边关的人选自然得寻人补上才是。
可庆帝手中能信得过的人实在是太少,陈定方和萧纵二人他虽有心栽培,可到底年纪太轻,没经历过太多历练,去了也压不住人。这守将自然是得从老将那里挑出来的。
选来选去,还是选了早已告老的老将军叶疆替了守边之职,只待朝中有能人顶替了,再换下叶老将军。
另外再择支度使宁迅一同从旁调度,毕竟边关遭此大劫,还是有很多需要善后的事情需要人去做的。
支度使负责调度军中军资粮仗,有他前去,叶老将军也能省心一些。
边关人选既已落实了下来,不日便是要赴边关赴任了。
只是宁大人此行前去赴任,却并不打算带上妻小,一来曾将军一门忠烈,但全家赴难,虽可敬,但宁大人却并不愿家人整日这般提心吊胆。二来宁婉也该说亲了,跟他去了边关,这亲事也不好定了,而宁夫人自然是要留下来替宁婉把关说亲的。
可宁婉却怕父亲孤身一人,无人照料。毕竟宁大人只宁夫人一妻,府中别说妾了,连个近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他一大老爷们,在京中待了那么多年,一下赶赴边关,无人照料,恐怕一下是应付不过来的。
“父亲,就让我一起去吧,大不了等我替你料理好边关的一些琐事后,再回京便是了,反正左不过一年半载,不会耽误我说亲的。”
宁夫人得知女儿的意图后赶紧制止了她,“你连你自己都料理不好,去了不添乱就不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六公主会回来,但不会是这会
第49章 聚头
最后,到底是一家三口一同赴边,宁夫人想着最多两年,两年时间也够宁大人将边关之事处理差不多了,只要不出意外,回京之后自然会有封赏,那时宁婉也不算过了年纪,加上宁大人的官职若能升上一升,也有利于宁婉的亲事。
而且宁夫人也是想见识一番那塞外风景的,困于京中,整日与高门妇人谈那些个家长里短,妻妾斗争,她早腻味了。
至于手中的管家之事,宁夫人虽不放心宁二夫人,可无奈宁老太太这身体是实在撑不起来,虽不放心,可也只能让她暂代处理了。
↑返回顶部↑
可庆帝手中能信得过的人实在是太少,陈定方和萧纵二人他虽有心栽培,可到底年纪太轻,没经历过太多历练,去了也压不住人。这守将自然是得从老将那里挑出来的。
选来选去,还是选了早已告老的老将军叶疆替了守边之职,只待朝中有能人顶替了,再换下叶老将军。
另外再择支度使宁迅一同从旁调度,毕竟边关遭此大劫,还是有很多需要善后的事情需要人去做的。
支度使负责调度军中军资粮仗,有他前去,叶老将军也能省心一些。
边关人选既已落实了下来,不日便是要赴边关赴任了。
只是宁大人此行前去赴任,却并不打算带上妻小,一来曾将军一门忠烈,但全家赴难,虽可敬,但宁大人却并不愿家人整日这般提心吊胆。二来宁婉也该说亲了,跟他去了边关,这亲事也不好定了,而宁夫人自然是要留下来替宁婉把关说亲的。
可宁婉却怕父亲孤身一人,无人照料。毕竟宁大人只宁夫人一妻,府中别说妾了,连个近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他一大老爷们,在京中待了那么多年,一下赶赴边关,无人照料,恐怕一下是应付不过来的。
“父亲,就让我一起去吧,大不了等我替你料理好边关的一些琐事后,再回京便是了,反正左不过一年半载,不会耽误我说亲的。”
宁夫人得知女儿的意图后赶紧制止了她,“你连你自己都料理不好,去了不添乱就不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六公主会回来,但不会是这会
第49章 聚头
最后,到底是一家三口一同赴边,宁夫人想着最多两年,两年时间也够宁大人将边关之事处理差不多了,只要不出意外,回京之后自然会有封赏,那时宁婉也不算过了年纪,加上宁大人的官职若能升上一升,也有利于宁婉的亲事。
而且宁夫人也是想见识一番那塞外风景的,困于京中,整日与高门妇人谈那些个家长里短,妻妾斗争,她早腻味了。
至于手中的管家之事,宁夫人虽不放心宁二夫人,可无奈宁老太太这身体是实在撑不起来,虽不放心,可也只能让她暂代处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