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只知道,曾家姑娘没有严家大小姐来得温柔贤惠,是个母夜叉,太子婚后日子恐怕不好过。

  可当乌禅国大开方便,放匈奴人近边关,边关将士因此措手不及,折损大半,曾将军一家为国精忠,全家皆上前线御敌,全家皆阵亡与城门前的事传到京中的时候,已是多日之后了。

  所有人听闻这个消息,都先是震惊,再是愤怒。

  他们一年前才将容襄公主送去和亲,当时乌禅来求亲的时候说什么了,现在又兑现什么了?

  因为相信乌禅,边关守城将士才会放松警惕,不然何至于被外敌打个措手不及?

  乌禅这般两面三刀,着实要比那些匈奴人还要让人可恨。

  靖边大将军一门忠烈,也没人再会觉着曾家姑娘踩了狗屎运,可人已经亡于战场,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其实这些天乌禅那边有异动,靖边将军是有所察觉的,也写了信派人送回到了京中,本以为等收到京中回复再做准备也不迟,可他不知的是信被人中途截了下来,也因此导致匈奴人的加速突袭,酿成了这番惨剧。

  庆帝听闻乌禅国给匈奴大行方便,打来国门,引匈奴人破关的战报后,连连下令让威宁大将军带兵奔赴边关御敌。

  威宁大将军领命带兵前去,可只行到半路,那抢空多城的匈奴人却又忽然退了兵。

  这时乌禅国王也修书进京,解释了原委,只道乌禅国前些日子发生了叛乱,国相控制了朝政和兵权,才会大放匈奴入内。

  而这会匈奴会退兵,也是因为他将朝政和兵权夺了回来,匈奴怕两边夹击,这才连连退兵,这都是国相的错,委实与乌禅国无关啊。

  乌禅国王上书恳切,一同送到京中的还有容襄公主的亲笔书信还有贴身宫女以证乌禅清白。

  这让原本行至半路的大军忽然停了下来,这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仗自然是不打的,但这边关无人,还须得重新调人前去防卫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