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孙柔嘉也叹气,“把珣儿与徽君掉个个儿就好了。”

  “算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事咱们记在心里就好,其他的先放在一边。”

  “嗯。”公孙柔嘉颔首。

  日子一天天过去,营平侯赵充国传来捷报,大胜羌人。李湛兴致很高,由王沅陪着喝了很多酒。王沅打趣道:“赵将军才是真正应了那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

  李湛笑道:“也只有他这样的老臣才敢三次拒绝朕要求出兵的旨意,不过好在他是打胜仗了。”

  赵充国领兵与其他将领不同,他爱惜兵士,只用威信劝降诸羌,同时离间诸羌联盟,行缓兵之计,各个击破,并不直接与诸羌抗击。最开始时受到很多质疑,但最终的效果确实最好的。

  王沅道:“贤臣还需明主,幸好是陛下不计较赵将军的抗旨不遵的罪过,仍然重用赵将军,赵将军才能强平诸羌。”

  李湛被她逗得哈哈大笑,“你呀,怎么总是这么会说话!”

  王沅正色道:“我说的是实话,不过话说回来,赵将军确实是堪比冠军侯的才将,并不是别人所说的大器晚成。我倒想起一个典故来,陛下要不要听?”

  “说吧。”

  “扁鹊有三兄弟,扁鹊谦虚说自己在三人之中医术最差,但却最有名,大哥医术最好。在我看来,冠军侯犹如扁鹊,赵将军犹如扁鹊大哥。”

  ☆、第 153 章(修)

  153 第 153 章(修)

  李湛也知道这段故事, 感叹道:“赵充国是实在做事人,不然凭他的才能,在太宗或者先帝时期就可以封侯了。”

  王沅道:“陛下信重赵将军,这也是他的幸事。赵将军对四夷的作战经验丰富,以后关于四夷的事情陛下尽可以与他商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