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忙过这一场,黎池看出徐素浑身掩不住的疲态,有些担忧累着她了。毕竟她如今还在喝着补药,表面看着身体还过得去,可实际感受也只有她自个晓得。

  徐素看出黎池的担心了,为这一份担心,她内心觉得甜丝丝的。而且将他的友人招待周到了,听着他们说‘和周兄娶了一位好妻子‘,她心里就觉得高兴,这样的自己似乎也是配得上他的。

  所以徐素虽为这顿酒忙了几天,身体上确实有些累,但她心里却并不觉着累,反而非常松快。

  ……

  九月初的时候,黎池收到黎河的来信。今年八月的乡试,黎河和他妻兄都落榜了。

  黎河在信中说起,原就没多大把握能中,果真没中时虽感到遗憾,却也在意料之中。又说家中已有他这个六元及第的进士,光耀了黎家的门楣,他就打算偷一个懒,下场考了这一次没考中,之后也都不考了。

  原先家里是打算让他在淮阴城考完乡试后,就顺路从运河北上,到京城里来看看他的。可他因为家中妻子秦氏怀有身孕,在腊月份就要生了,所以他考完乡试看过榜后,就直接打道回府了,很遗憾没能来京城看他。

  黎池看了信,心中感慨不已。想起当初他院试时,黎河和黎湖陪他到府城考试,那时他们曾经畅想过要一路考到京城来,亲眼见识一番国都京城的繁华。

  可如今几年过去,黎湖只考取了童生,留在浯阳县城开一个启蒙私塾。黎河身上只有秀才功名,而且还不打算继续科考了,准备回村去接过族学先生的位子,去过田园牧歌的悠闲日子。

  原本若是黎河来京城看他,也能见识一番京城的风物模样,可他在村里的妻子怀有身孕,不放心就匆匆回去了。倒不是说黎河不应该没到京城来看一眼,就直接回去了,毕竟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比看京城一眼这件事要更加重要。

  黎池只是感叹,流年易逝事事休,人啊走着走着,就丢了年少定下的目标。

  如今古代这个交通条件,轻易不出门的观念深入人心,若无大事,恐怕黎河和黎湖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到京城里来一次,也就不能亲眼看看京城了。

  虽然遗憾,但各人有各人的际遇和活法,黎池也无权评判他人的生活和人生。既然黎河已经做了决定,黎池也就不准备再去多说了。

  黎池升任侍讲学士之后,在翰林院的日子比之前还要更加清闲。许久碰不到一次写制式文章的公务,他实在闲得慌了,若是碰到钟离书他们手头上有积压的公务,他也去拿过来帮忙做。

  但翰林院这样清贵的、清闲的衙门,公务积压现象实属罕见,所以黎池大部分时候还是闲得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