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来易长安这小子,在皇上心里也是挂了号了,刚才皇上可是直呼他的表字出来呢;何况另外还有一位太子殿下也对他青眼有加,想来只要办好这些事,过上几年,长安的位置还会更上一层……

  周介甫捧着那两份批朱的奏折往内阁题本收发处走的时候,通政司里,通政使荣仕安正将王潜和徐玉正两人叫到跟前,骂了个狗血淋头:

  “当初你们才进通政司的时候,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通政司的事项最是轻忽不得,内外奏章并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哪一件都不可小觑!

  你们倒好,你们倒好!皇上属意的事,你们倒有胆色把它放到轻缓一项,要不是……”

  要不是皇上身边的刘公公昨天给他圆了个底之后,今天早上又暗中给他递了个话,要是皇上问起他通政司究竟是如何将奏折分类的,他根本就无言以对!

  通政司放在前朝倒还是个机要清贵的衙门,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可以说是皇上的耳舌也不为过。

  但是本朝看着前梁朝通政司勾结宫中宦官,蒙蔽帝听的例子就在眼前,以六部尚书并几位大学士为主,组建了内阁,诸事奏上去,若内阁意见一致则直接将折子报进御书房,若意见相左,则由内阁在帝前合议。

  通政司虽是挂着个帝侧机要的名头,实际上也就剩下给奏折分分类,往内阁报送的职能了。早前还有言官上奏,说既建了内阁,内阁又有奏本收发处,完全可以担当起通政司的职能,至于掌收密封申诉件一职,则可以并入都察院。

  当时皇上虽然是把这折子留中不发,可是指不定哪天觉得通政司确实只是冗余就撤并了呢?好在他这些年都兢兢业业,半点不敢出什么纰漏,就是怕……

  偏偏手下这两个还给他捅了这么大个招人显眼的漏子!这是生怕皇上没记着通政司可以撤并的事吗?

  想着到底不能把刘公公的事说出来,荣仕安硬生生忍住了刚才的话,指着王潜和徐玉正两人想再骂上几句,左通政黄含章见两人面红耳赤的,连忙上前劝了几句:

  “荣大人,王潜和徐玉正两人自来了通政司,一直也是兢兢业业,只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到底还年轻,手下一时疏忽也是有的。这回且让他们记着,时时自省,以后再不犯就是了。”

  也免得到时荣仕安一怒之下口不择言,骂得太难看了,到时这两人背后的亲戚家族面上也不好看。

  第370章 替罪羊

  荣仕安见黄含章一个劲儿地冲自己使眼色,心下一转也知道他的想法,勉强还是忍住了:“罢了,既然黄大人替你们求情,你们两个各自罚俸半年,且下去吧,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