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此以往,仵作行能者不入,庸者自然顶上,案情初辟检验混乱不堪,冤案丛生,哪里还来的清明吏治,岂不与诸位治国之忠心大悖?”

  同为阁老,周介甫却是首辅,他一开口,其他几人觉得也有理,立即轻轻点头,叶宽倒也缄口不言了;他虽然跟周介甫政见不合,但是力气也没必要用在争论这么件跟两人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事上。

  周介甫扫了几位同僚一眼,这才向燕皇微躬了躬腰:“是以臣私以为,将仵作一职从贱役中祛除一事可行,并可将仵作行列入刑科书吏一职中。”

  仵作一年的工食银也就是五六两,但是列入刑科书吏一职,每年的工食银起码就能达到十二两了,相当于翻了一番,有些州城可能还会更高一些。

  一关系到薪俸银钱,户部尚书杨昌国就不由看了周介甫一眼:“列入刑科书吏一职,周大人可是认为确有必要?”就是之前刑部易梁的折子里面,也只是提出将仵作列为百工行当而已。

  周介甫既然开了这个口,又哪里会被这一句话给问回来,当下就反驳了回去:“仵作行既要求他娴谙文理,又要求他于一切生理、解剖诸术经验有得,比之一般书吏所需学识更多,难道杨大人觉得有这般技能之人,当不得一个刑科书吏吗?”

  一般的书吏,能写清一笔字,知道《大燕律》就行了,可仵作要验尸要填写尸格,确实比一般书吏必须懂得多些才行。

  杨昌国讪讪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我也只是担心将仵作行列入刑科书吏以后,这工食银一涨,怕有人鱼目混珠……”

  “杨大人所虑周全。”周介甫含笑轻点了点头,“是以刑部员外郎易梁所提出的,集训后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从事此行,也是从源头上就卡住了有人滥竽充数的想法。”

  “那要是集训后的仵作不合格的多呢?难不成让各州城无人可用?”礼部尚书叶宽想到这一层,忍不住提了出来。

  不等周介甫开口,一直坐听几人合议的燕皇却是突然发了话:“宁可暂缺,也不能让那些庸碌的混人充数!”

  听到燕皇语气颇重,几位阁老心中微惊,全都站了起来。

  燕皇重重一拍桌子,也起身负手而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朕之治下,岂容这等不学无术的小人混淆吏治?不是将仵作行列为刑科书吏吗,朕就不信,原来的那些不行,后面就没人会学这个!

  易长安不是也说了他要集训教授?让他好好教,好好考,大燕偌大的疆土,朕就不信还教不出三十六州城所要的几个仵作出来!”

  燕皇都开口发了话,这件事也算是就此定了论。周介甫领着人连忙应了声,见燕皇直接提笔在那两份折子上各批了个朱红的“准”字,心里不由有几分感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