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鼎乃礼器,各级贵族因等级不同,使用礼器时的数量、种类都有所不同。

  这个时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已经成熟, 但是铸鼎和铸其他的青铜器还是有所区别的。

  鼎为礼器,青铜器中的礼器被称为“吉金”,因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又被称为“重器”。

  需要如此庄严对待的对象,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铸造的。

  当今之时,有需要特别铭记之事,贵族们便会铸鼎,将这件事特意记录下来,换而言之,没有特别的事情,也不会随便铸鼎。

  宗周最近一次铸的鼎,是为了宣扬“在周王姬宫湦的英明领导下,诸侯联军大胜犬戎,取得了对外战争的又一次可贵胜利”。

  可以说,宗周的鼎和殷商的甲骨文一样,都是变相的重大历史记录,只不过比起商人“凡有大事,必要祝祷”来说,宗周的鼎记录的大事可能没有那么多罢了。

  作为姬伯服受封宣侯的证明,他所受的鼎,铭文应当是记录“某年某月某王之子姬伯服受封宣侯,封邑几何,所担何任”之类的内容,绝不是应该是单纯的《诗经·大雅·文王》。

  姬伯服很平静,无外乎老爹又抽了,想通过与众不同的铭文来彰显他的特殊地位罢了。

  但是其他人不这么想,毕竟聪明人总是想得多,就算想得不多,在有心人的造势下,也会联想到某些方面去。

  南申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作为镇守南方的军事重地,谁知道被宗周防备得很的南方诸国没乱,他们先背后捅刀子了,也是很令人感慨。

  南申建立不过两代,分封的血裔卿大夫还不是很多,姬宫湦为了儿子着想,干脆一股脑儿地把人都赶到谢邑去了。

  就这个处理结果,别人还得赞一句王上宽宏大量。

  姬伯服现在的人手,都是姬宫湦从宗周王畿给他分配过来的。

  就封诸侯以后,姬伯服觉得也没有那么难接受,好歹也是一方土皇帝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