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周公和召公中间的许多世系失考,召公廖我不能确定他是召穆公姬虎的孙子还是儿子,查不到中间是不是还有一个召公,所以就直接设定召穆公虎之后就是召公廖了,他的次子叫姬成也是蠢作者自己编的orz

  周厉王的罪名之一是政治改革,想要解除周召二公的世卿特权,然后被怼,我觉得他真的好冤啊!

  话说蠢作者要道歉orz之前写得太顺,把周携王和姬伯服混起来了,历史上的伯服小朋友和老爹一起扑街了,周携王是宣王的次子姬望,和幽王是同母的,携王是姬宜臼给的恶谥,认同他的人称之为惠王。

  因为姬宜臼弑父杀弟,引狼入室,所以当时很多诸侯都不愿意承认他,反而认同的是周惠王姬望;惠王治下政治清明,列国和谐,而当时的平王治下,诸多诸侯国混战,典型代表就是晋,而且平王还割让了很多宗周直辖的城邑出去,简直就是耻辱,然而晋国国君助“周”为虐,弄死了惠王姬望,从此平王成为正统。

  大周果然是药丸啊!

  前面提到携王的部分都已经改了,这里再解释一下。

  驾崩前专门吩咐辅政的周公,在大儿子当两年周王以后就把他弄死的蛇精病周王是姬宜臼的亲孙子,这大周果然是药丸啊!

  第32章 新局

  正式就国, 姬伯服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

  宗周的贵族大都有许多身份,譬如郑公友, 他是宣王之弟、今王之叔,是宗周辅政的公爵郑公,也是郑国的国君。

  但是在诸侯们各自的封国之中,他们最重要的身份就只剩下“国君”这一个。

  姬伯服就国的时候,场面极其盛大,周王亲往践行,赐玉圭、车马,最重要的是, 赐铭有《诗经·大雅·文王》之鼎。

  《文王》是《诗经·大雅》组诗中《文王之什》的第一篇, 述文王之德,传为周公旦所作,以戒成王。

  看到金灿灿的鼎, 姬伯服差点没被闪瞎。

  被周王室奉若神明, 从夏朝一直传承到现在的九鼎,因为历经风霜, 早就没有了青铜这种“合金”最初打造出来的金色,而是后世一般认知里的青色,但是姬伯服所受之鼎,从颜色就可以看出来, 是紧急打造出的新鲜产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