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4 / 7)
触目惊心的鲜血从望都一路向北,直到两百里外的易州(今河北易县)。整整十天,李存勖带着他的骑兵紧紧咬住契丹人,毫不手软,令耶律阿保机几无喘息之机。前方就是边境,平原上积雪数尺,天地间一片惨白。连续十天没有得到休整的契丹败军早已精疲力尽,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看着白茫茫的原野,耶律阿保机悲从心来,他按着卢文进的肩膀,以手指天,悲切地说:“这是天不叫我来此!今后只要我不死,契丹将永不踏足中原!”
卢文进愕然。他一直认为,当年平州兵变,他被迫背井离乡,流亡他乡,都是拜李存勖所赐,是以对李存勖有切齿之恨。他希望能够借助契丹人的力量,风风光光地回到河北,重掌兵权。但这一战,耶律阿保机竟然斗志尽失,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要终老契丹边野之地?十余年后,李嗣源手下大将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极力讨好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甘做“儿皇帝”。卢文进害怕自己成为辽晋两国结交的牺牲品,惊惧逃奔南唐,终老于江南。
这一战也深刻地影响了两个帝国的命运。此战之后,契丹人大规模南下的意图暂时中止,耶律阿保机转而向东扩张,攻灭渤海国,将势力扩大到渤海沿岸。926年,耶律阿保机出征渤海还都途中病逝,终年五十五岁。而消除了后顾之忧的李存勖则终于得以全力逐鹿中原,本已摇摇欲坠的后梁帝国很快将遭遇到李存勖的致命一击。
契丹大军灰头土脸地撤出了边境。李存勖乘机令河东一线的晋军全线反攻,连克妫州(今河北怀来县)、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县)、武州(今河北宣化县),把契丹近年来蚕食的国土大半夺回。
幽州城外,李存勖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契丹人遗留的营帐。和耶律阿保机的对决来得快也去得快,他甚至还没来得及看清那个传说中草原王者的面目。他希望看看,自己击败的这个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看到的一切令李存勖颇感意外。契丹军一路败逃,按常理应该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但契丹营帐内,整齐清洁,连铺床用的稻草都整整齐齐,没有一丝杂乱。李存勖暗暗心惊,一向自负的他也不仅感叹:“世人皆称契丹为蛮虏,但看看他们的营帐,才知道军纪之严明,行动之有序,中原也远远不如矣!”远方是被大雪覆盖着的辽阔草原,他凝视良久,回过头,用很少见的慎重语气对众将说:“契丹终成大患,你们一定要小心!”
这是历史上意味深长的一幕。这场以晋军大获全胜告终的对决,却让战场上的双方都肃然起敬。战争感觉极为敏锐的李存勖在那一刻准确地把握到了历史的脉搏。仅仅十余年之后,契丹势力便越过了长城,让整个中原挣扎于其刀锋之下长达近两百年。
43 噩梦之城
当李存勖在塞北的冰天雪地痛击契丹大军的时候,镇州的形势却越来越令人担忧。
李存勖北上之后,在镇州留下自己的爱将阎宝率军继续围剿赵军。面对镇州军民的决死抵抗,阎宝也无计可施,想来想去,还是一个“困”字。晋军在镇州城外大量修筑工事,挖掘壕沟,然后又挖开了滹沱河提,以水淹城。镇州城四面被围,一片泽国,几乎陷入绝境。阎宝很得意,他觉得孤立无援的镇州人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投降,要么活活饿死。但阎宝万万没有想到,残酷绞杀不仅没有让镇州人屈服,反而越战越勇。城里的粮食吃完了,不愿坐以待毙的赵军索性主动出击,组织多支敢死队,趟着大水,出城抢粮。
阎宝自认为镇州已成瓮中之鳖,完全没想到赵军会主动进攻,那些看似严密的防线后,防备其实极为松懈。敢死队很快突破了壕沟,向星罗棋布的晋军据点发动了攻击。仓促迎战的晋军还没来得及列阵就被蜂拥而来的赵军冲垮,受尽磨难的赵军士兵被压抑的怒火统统发泄了出来,对着敌兵大砍大杀,更多的人则乘着混乱四处放火,焚烧晋军军营。镇州城外上演了古代军事史上罕见的一幕。被残酷围困了半年之久,孤立无援的军队竟然以血肉之躯踏平了重重工事,向十倍于己的对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攻。晋军防线千疮百孔,数万大军竟然被数千饥寒交迫的赵军击溃。吓破了胆的阎宝一口气跑到了百里之外的赵州才稳住阵脚。
这次飞蛾扑火般的自杀性进攻为镇州人带来了梦寐以求的战利品——粮食。仓惶逃跑的晋军丢下了所有的粮食草料,全城军民欢呼雀跃,蜂拥而出,哄抢晋军大营中的这些宝贝。一连几天,人流络绎不绝,镇州人把晋军遗留的粮草抢了个精光。
刚刚把耶律阿保机赶回草原的李存勖被镇州兵败的消息气得暴跳如雷,他立即让王牌悍将李嗣昭带领精兵火速南下,重新组织对镇州的围攻。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北方的契丹大军,南边的梁军都已被自己击溃,反而是镇州一座小小的孤城怎么可能到现在还拿不下来?
逃到赵州的阎宝接到了李存勖的亲笔信。在信里,李存勖气势汹汹地把爱将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宣布围攻镇州的军队由李嗣昭接管,至于你这个败军之将,戴罪立功,以观后效。曾经以善将骑兵闻名的阎宝再也没有戴罪立功的机会了,如此丢脸的惨败让自视甚高的阎宝遭到严重打击,惊惧之下竟然暴病而死。
922年四月,李嗣昭率军赶到了镇州城外。由于晋军防线被突破,镇州人大胆地扩大了活动范围,不断派出军队到郊外搜寻粮食。这一天,一支千余人的赵军又跑出了城,穿过之前晋军的废弃军营,大摇大摆地到处找粮。李嗣昭看准时机,精心组织了一次伏击战,决心狠狠教训一下这支胆大包天的军队。
晋军就势设伏于废弃的军营中,等到赵军满载而归的时候突然杀出,拦腰阻击,几乎把这支可怜的赵军杀了个精光。李嗣昭骑在马上,得意洋洋地扫视着尸横遍野的战场。阎宝刚刚被这支军队打得灰头土脸,自己新官上任,便干净利落地给了镇州人一个下马威,这让李嗣昭极为得意。忽然,一声尖利的呼啸破空而来。李嗣昭征战大半生,早已养成耳听八方的习惯,他情知不妙,急忙把头一偏,“啪”的一声,利箭擦耳而过,正插在他身旁的木柱子上,箭杆兀自抖动不已。李嗣昭勃然大怒,定睛看去,发现四、五个赵兵正手持弓箭,躲在断壁残垣之间。
↑返回顶部↑
卢文进愕然。他一直认为,当年平州兵变,他被迫背井离乡,流亡他乡,都是拜李存勖所赐,是以对李存勖有切齿之恨。他希望能够借助契丹人的力量,风风光光地回到河北,重掌兵权。但这一战,耶律阿保机竟然斗志尽失,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要终老契丹边野之地?十余年后,李嗣源手下大将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极力讨好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甘做“儿皇帝”。卢文进害怕自己成为辽晋两国结交的牺牲品,惊惧逃奔南唐,终老于江南。
这一战也深刻地影响了两个帝国的命运。此战之后,契丹人大规模南下的意图暂时中止,耶律阿保机转而向东扩张,攻灭渤海国,将势力扩大到渤海沿岸。926年,耶律阿保机出征渤海还都途中病逝,终年五十五岁。而消除了后顾之忧的李存勖则终于得以全力逐鹿中原,本已摇摇欲坠的后梁帝国很快将遭遇到李存勖的致命一击。
契丹大军灰头土脸地撤出了边境。李存勖乘机令河东一线的晋军全线反攻,连克妫州(今河北怀来县)、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县)、武州(今河北宣化县),把契丹近年来蚕食的国土大半夺回。
幽州城外,李存勖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契丹人遗留的营帐。和耶律阿保机的对决来得快也去得快,他甚至还没来得及看清那个传说中草原王者的面目。他希望看看,自己击败的这个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看到的一切令李存勖颇感意外。契丹军一路败逃,按常理应该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但契丹营帐内,整齐清洁,连铺床用的稻草都整整齐齐,没有一丝杂乱。李存勖暗暗心惊,一向自负的他也不仅感叹:“世人皆称契丹为蛮虏,但看看他们的营帐,才知道军纪之严明,行动之有序,中原也远远不如矣!”远方是被大雪覆盖着的辽阔草原,他凝视良久,回过头,用很少见的慎重语气对众将说:“契丹终成大患,你们一定要小心!”
这是历史上意味深长的一幕。这场以晋军大获全胜告终的对决,却让战场上的双方都肃然起敬。战争感觉极为敏锐的李存勖在那一刻准确地把握到了历史的脉搏。仅仅十余年之后,契丹势力便越过了长城,让整个中原挣扎于其刀锋之下长达近两百年。
43 噩梦之城
当李存勖在塞北的冰天雪地痛击契丹大军的时候,镇州的形势却越来越令人担忧。
李存勖北上之后,在镇州留下自己的爱将阎宝率军继续围剿赵军。面对镇州军民的决死抵抗,阎宝也无计可施,想来想去,还是一个“困”字。晋军在镇州城外大量修筑工事,挖掘壕沟,然后又挖开了滹沱河提,以水淹城。镇州城四面被围,一片泽国,几乎陷入绝境。阎宝很得意,他觉得孤立无援的镇州人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投降,要么活活饿死。但阎宝万万没有想到,残酷绞杀不仅没有让镇州人屈服,反而越战越勇。城里的粮食吃完了,不愿坐以待毙的赵军索性主动出击,组织多支敢死队,趟着大水,出城抢粮。
阎宝自认为镇州已成瓮中之鳖,完全没想到赵军会主动进攻,那些看似严密的防线后,防备其实极为松懈。敢死队很快突破了壕沟,向星罗棋布的晋军据点发动了攻击。仓促迎战的晋军还没来得及列阵就被蜂拥而来的赵军冲垮,受尽磨难的赵军士兵被压抑的怒火统统发泄了出来,对着敌兵大砍大杀,更多的人则乘着混乱四处放火,焚烧晋军军营。镇州城外上演了古代军事史上罕见的一幕。被残酷围困了半年之久,孤立无援的军队竟然以血肉之躯踏平了重重工事,向十倍于己的对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攻。晋军防线千疮百孔,数万大军竟然被数千饥寒交迫的赵军击溃。吓破了胆的阎宝一口气跑到了百里之外的赵州才稳住阵脚。
这次飞蛾扑火般的自杀性进攻为镇州人带来了梦寐以求的战利品——粮食。仓惶逃跑的晋军丢下了所有的粮食草料,全城军民欢呼雀跃,蜂拥而出,哄抢晋军大营中的这些宝贝。一连几天,人流络绎不绝,镇州人把晋军遗留的粮草抢了个精光。
刚刚把耶律阿保机赶回草原的李存勖被镇州兵败的消息气得暴跳如雷,他立即让王牌悍将李嗣昭带领精兵火速南下,重新组织对镇州的围攻。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北方的契丹大军,南边的梁军都已被自己击溃,反而是镇州一座小小的孤城怎么可能到现在还拿不下来?
逃到赵州的阎宝接到了李存勖的亲笔信。在信里,李存勖气势汹汹地把爱将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宣布围攻镇州的军队由李嗣昭接管,至于你这个败军之将,戴罪立功,以观后效。曾经以善将骑兵闻名的阎宝再也没有戴罪立功的机会了,如此丢脸的惨败让自视甚高的阎宝遭到严重打击,惊惧之下竟然暴病而死。
922年四月,李嗣昭率军赶到了镇州城外。由于晋军防线被突破,镇州人大胆地扩大了活动范围,不断派出军队到郊外搜寻粮食。这一天,一支千余人的赵军又跑出了城,穿过之前晋军的废弃军营,大摇大摆地到处找粮。李嗣昭看准时机,精心组织了一次伏击战,决心狠狠教训一下这支胆大包天的军队。
晋军就势设伏于废弃的军营中,等到赵军满载而归的时候突然杀出,拦腰阻击,几乎把这支可怜的赵军杀了个精光。李嗣昭骑在马上,得意洋洋地扫视着尸横遍野的战场。阎宝刚刚被这支军队打得灰头土脸,自己新官上任,便干净利落地给了镇州人一个下马威,这让李嗣昭极为得意。忽然,一声尖利的呼啸破空而来。李嗣昭征战大半生,早已养成耳听八方的习惯,他情知不妙,急忙把头一偏,“啪”的一声,利箭擦耳而过,正插在他身旁的木柱子上,箭杆兀自抖动不已。李嗣昭勃然大怒,定睛看去,发现四、五个赵兵正手持弓箭,躲在断壁残垣之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