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3 / 7)
912年五月,周德威大军终于到达幽州城下,狗急跳墙的刘守光再次率部迎战,被晋军干净利落地赶回城内。至此,晋军主力已彻底完成合围幽州的战役部署,平定幽燕,已指日可待。
站在太原城头,凝视着远处的苍莽原野,李存勖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父亲临死前念念不忘扫平幽州,诛灭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这个愿望曾经看起来如此遥不可及,曾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曾经令他无数次从梦中惊醒。而现在,一切都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快得甚至令他感觉到虚幻。他仰起头,落日的余晖洒在脸上,如丝绸般的柔软。这不是幻觉,这是真实的人生。去年寒冬,一切还笼罩在云遮雾罩中,如今坚冰已然融化,北方的幽燕之地眼看就要收入囊中。时间,过得很慢,但很多时候,却又快得不可思议。
气喘吁吁的张承业又出现了。每次当他这样出现的时候都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主公!出大事了!”张承业满脸通红,还带着一种怪异的表情。李存勖悠然地转过身,露出一副很淡定样子。短短几年,他已见过无数大风大浪,还有什么事能称得上大事?
“朱全忠死了!”
李存勖听到头顶上炸响了一声惊雷。他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一个踉跄几乎摔倒。他下意识地扶住城墙,茫然自语:“朱全忠死了?”“确实无疑。据可靠消息,朱全忠被他第三子朱友珪所杀。现在朱友珪已在洛阳称帝。”
“朱友珪,朱友珪……”李存勖反复在头脑里搜寻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却一无所获。杀父篡位,这个新的对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张承业看出了李存勖的疑惑,当即上前道:“此人是朱温与一营妓的私生子。之前在梁宫中任禁军指挥使。朱友珪杀父之后,发矫诏,称朱全忠被另一养子朱友文所杀,于是诛杀朱友文全家,在灵柩前称帝。”
原来是家族变乱。没想到强势如朱温那样的人,也理不清自己的家务事。
张承业看着眉头紧皱的李存勖,很有些诧异。强敌身死,梁宫大乱,这是好事。为何一向性情爽朗的李存勖反而发起愁来了?
李存勖叹了口气,忧虑地说:“之前朱全忠连遭我重创,又身染重病,我原以为,伪梁数年之内不会对我进犯,如此可全力平定幽燕。但现在变乱一生,新人上位,中原之事便难以预料了。”他想了想,对张承业说:“马上派人急传李存审,让他带兵南返,越快越好!”
李存审率领的骑兵正在华北平原上快速北进。接到军令,李存审二话没说,立即领军改变方向,急速向西,一头扎进了太行山脉的苍莽群山中。
李存勖又一次料敌在先。朱温死后,后梁内部很快陷入混乱。是年八月,朱温的另一个养子朱友谦在河中起兵,宣布讨伐弑父篡位的朱友珪。朱友珪立即派韩勍、康怀英、牛存节率兵五万,大举进攻河中。朱友谦兵少将寡,自知不敌,情急之下派出使者向太原求援,宣称愿意献出河中,投靠河东。河中是联接关中与河东的枢纽,自从被朱温夺走之后,李克用再也无力染指关中。现在天降大礼,焉有不取之理?
刚刚回到太原的李存审还没来得及休整,人不卸甲,马不离鞍,直奔河中。晋、梁两支疲惫之师在胡壁(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遭遇,士气低落的梁军无心恋战,一败涂地。
气急败坏的朱友珪强令康怀英部继续进攻。梁军势大,李存审只好且战且退。朱友谦见势不妙,再次向太原呼救。李存勖决定率部亲征。他意识到,夺下河中,将切断后梁长安与洛阳之间的联系,如断后梁一臂,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十月,李存勖不顾严寒,亲自率军从潞州西进,直扑梁军在河中的重要据点华州。双方在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狭路相逢。自潞州、柏乡两次大战后,梁军已精锐尽失,有经验和战斗力的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匆匆组建的军队大多以新兵为主,战斗力低下,与以前朱温麾下那支纵横中原的铁军相比可谓天差地别。面对凶悍的沙陀骑兵,梁军难以抵挡,很快败下阵来。李存勖一直追杀到陕州以北的白径岭。后梁军队试图夺回河中的努力付之东流,只得退保陕州。起死回生的朱友谦干脆认李存勖为舅父,将河中拱手献上。
↑返回顶部↑
站在太原城头,凝视着远处的苍莽原野,李存勖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父亲临死前念念不忘扫平幽州,诛灭刘仁恭、刘守光父子,这个愿望曾经看起来如此遥不可及,曾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曾经令他无数次从梦中惊醒。而现在,一切都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快得甚至令他感觉到虚幻。他仰起头,落日的余晖洒在脸上,如丝绸般的柔软。这不是幻觉,这是真实的人生。去年寒冬,一切还笼罩在云遮雾罩中,如今坚冰已然融化,北方的幽燕之地眼看就要收入囊中。时间,过得很慢,但很多时候,却又快得不可思议。
气喘吁吁的张承业又出现了。每次当他这样出现的时候都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主公!出大事了!”张承业满脸通红,还带着一种怪异的表情。李存勖悠然地转过身,露出一副很淡定样子。短短几年,他已见过无数大风大浪,还有什么事能称得上大事?
“朱全忠死了!”
李存勖听到头顶上炸响了一声惊雷。他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一个踉跄几乎摔倒。他下意识地扶住城墙,茫然自语:“朱全忠死了?”“确实无疑。据可靠消息,朱全忠被他第三子朱友珪所杀。现在朱友珪已在洛阳称帝。”
“朱友珪,朱友珪……”李存勖反复在头脑里搜寻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却一无所获。杀父篡位,这个新的对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张承业看出了李存勖的疑惑,当即上前道:“此人是朱温与一营妓的私生子。之前在梁宫中任禁军指挥使。朱友珪杀父之后,发矫诏,称朱全忠被另一养子朱友文所杀,于是诛杀朱友文全家,在灵柩前称帝。”
原来是家族变乱。没想到强势如朱温那样的人,也理不清自己的家务事。
张承业看着眉头紧皱的李存勖,很有些诧异。强敌身死,梁宫大乱,这是好事。为何一向性情爽朗的李存勖反而发起愁来了?
李存勖叹了口气,忧虑地说:“之前朱全忠连遭我重创,又身染重病,我原以为,伪梁数年之内不会对我进犯,如此可全力平定幽燕。但现在变乱一生,新人上位,中原之事便难以预料了。”他想了想,对张承业说:“马上派人急传李存审,让他带兵南返,越快越好!”
李存审率领的骑兵正在华北平原上快速北进。接到军令,李存审二话没说,立即领军改变方向,急速向西,一头扎进了太行山脉的苍莽群山中。
李存勖又一次料敌在先。朱温死后,后梁内部很快陷入混乱。是年八月,朱温的另一个养子朱友谦在河中起兵,宣布讨伐弑父篡位的朱友珪。朱友珪立即派韩勍、康怀英、牛存节率兵五万,大举进攻河中。朱友谦兵少将寡,自知不敌,情急之下派出使者向太原求援,宣称愿意献出河中,投靠河东。河中是联接关中与河东的枢纽,自从被朱温夺走之后,李克用再也无力染指关中。现在天降大礼,焉有不取之理?
刚刚回到太原的李存审还没来得及休整,人不卸甲,马不离鞍,直奔河中。晋、梁两支疲惫之师在胡壁(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遭遇,士气低落的梁军无心恋战,一败涂地。
气急败坏的朱友珪强令康怀英部继续进攻。梁军势大,李存审只好且战且退。朱友谦见势不妙,再次向太原呼救。李存勖决定率部亲征。他意识到,夺下河中,将切断后梁长安与洛阳之间的联系,如断后梁一臂,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十月,李存勖不顾严寒,亲自率军从潞州西进,直扑梁军在河中的重要据点华州。双方在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狭路相逢。自潞州、柏乡两次大战后,梁军已精锐尽失,有经验和战斗力的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匆匆组建的军队大多以新兵为主,战斗力低下,与以前朱温麾下那支纵横中原的铁军相比可谓天差地别。面对凶悍的沙陀骑兵,梁军难以抵挡,很快败下阵来。李存勖一直追杀到陕州以北的白径岭。后梁军队试图夺回河中的努力付之东流,只得退保陕州。起死回生的朱友谦干脆认李存勖为舅父,将河中拱手献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