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5 / 7)
晋州,在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一带,有“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之称,是南进关中的要地。当年李渊太原起兵,正是在这里击败隋将宋老生,随后南下突破黄河天险攻入长安,成就帝业。如果取得晋州,晋军便可呼啸而下,直逼关中,威胁长安,与李茂贞、刘知俊的军队互相呼应,一举斩断后梁的左臂。在李存勖的战略思维里,要么不战,一战就要直击要害。
河东的这次出击令朱温不寒而栗。李存勖的战略意图他看得很清楚,晋州一旦失守,将让河东与凤翔两大反梁势力合流,直逼关中,洛阳亦将不保。他立即任命手下能力最强的将领之一杨师厚从襄州(今湖北襄阳市)北上支援。从襄州集结兵力到晋州,再快也要二十多天时间,面对河东名将周德威的围攻,晋州危在旦夕。
战斗在晋州城头猝然爆发,周德威、李存审、丁会各带一支军队从三个方向向晋州城头扑去。他们希望在梁军援军到达之前迅速击破这座城市,随后长驱南下,直逼关中。
很多时候,当时局进入转折的关键时刻,历史在那个瞬间会取决于某个人的表现。在晋军大举南下,后梁困守孤城的关键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几乎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局势。边继威,后梁的晋州刺史,这个人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但他在晋州城的坚守却堪称光彩照人。面对晋军近乎疯狂的进攻,边继威并没有畏惧,他把所有能够战斗的人都武装起来,让他们站到了城楼之上,奋勇抵抗敌军的狂攻。从清晨到日落,这座孤城硬生生挡住了对手暴风骤雨般的三面围攻。
周德威足智多谋,见对手如此顽强,强攻不成,于是一面继续攻城,保持对城头的压力,一面派人偷偷从城外挖掘地道,直通城墙之下。入夜时分,晋州北门的城墙之下轰然一声巨响。晋军引爆了事先埋伏在地道下的炸药。巨大的墙垛飞上了半空,狠狠砸落在城内,掀起冲天的尘土。在巨大的爆炸声中,厚厚的城墙崩塌出了一个缺口。早已蓄势待发的晋军士兵呐喊着扑向了城墙缺口,这些凶悍的河东死士在黑夜中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举着明晃晃的的长刀,如黑色的狂潮,从缺口处卷地而进。
此城已破!素来沉稳的周德威也不禁仰天大笑,他举起手,准备下令发动总攻。就在此时,那被黑压压的人群和冲天的尘土淹没的地方突然变成了一片火海。残破的墙头上冒出了无数的梁军士兵,他们以芦荻浇油,燃火掷向扑进来的人群。霎时火焰涨天,照亮夜空,晋兵灼伤甚众,凄厉的惨叫声在黑夜里响成一片。
边继威亲率一群敢死队冲了上来,每个人都举着雪亮的长枪,向正在火海中挣扎的晋兵扑去。在最危急的关头,这个刚毅决绝的将领亲率死士,用长枪和肉体堵住了几乎失守的缺口。这场持续了近二十天的攻防战进入了最高潮。城墙缺口处杀声震天,鲜血横飞,无数条生命瞬间灰飞烟灭。周德威放下举得僵硬的手,抹了抹额上的冷汗。即使久经沙场的他,也为对手的顽强和坚韧深感震撼。
血战持续了整整一夜,那片被火焰熏黑的墙砾之上,鲜血层染,尸积如山。当天色渐明,周德威沮丧地发现,炸塌了的城墙竟然又被顽强的梁军士兵用石块生生堵上。
潞州城头,李存勖细细读着周德威送来的这份惨烈的战报。他长叹一声,抬起头,所有所思地看着天边血红的残阳与清濛的远山。
“梁人尚能如此死战,足见朱全忠气数未尽。告诉周德威,能拿下晋州固然好,若拿不下也无妨。山高水远,来日方长。梁军援军如果到达,切不可盲目接战,可徐徐而退。”在精通音律的李存勖看来,用兵作战就像谱写曲谱一样,应把握节奏,顺势而为,先有细水长流的铺垫,才会有惊天动地的转折与高潮。声乐之事如此,用兵作战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
杨师厚的援军终于逼近,他在晋州外围的蒙坑击破了据险而守的晋军骑兵,迅速进至城外。周德威见梁军来势汹汹,遂按照李存勖的命令,解围退去。
虽然边继威的死战让朱温侥幸保住了晋州,但并没有改变腹背受敌的被动态势,而凤翔与河东之间的配合却越发默契。次年,李茂贞、刘知俊的联军卷土重来,三路围攻河西重镇夏州(今属陕西靖边县)。他们意图避开朱温在长安一带留驻的重兵,转攻梁军力量相对薄弱的河西,尽快打通和晋军的联系。李存勖接到李茂贞、刘知俊的密信,立即令周德威带万余人,西渡黄河,会攻夏州。
在反梁同盟默契而不间断的攻击中,朱温心力交瘁,左右失据。但刚刚才当上皇帝的他当然不愿意轻易地丢失领土,为挽救危在旦夕的夏州城,朱温不得不亲率大军,从洛阳出发,路经陕州、华州,抵达三原(陕西省三原县)。他企图以梁军主力从三原北上,截断晋军的退路。
但长途跋涉加上急火攻心击倒了朱温疲惫的身体。前锋刚到三原,他已经一病不起,只好独自返回洛阳养病。当年轻的李存勖以强势姿态骤然登上角逐天下的舞台时,他却深深地感到了衰老与疲惫。和他同时代争夺天下的枭雄中,杨行密、李克用已先后去世,只剩他还在苦苦支撑着看似强大的后梁帝国。死敌的后人正风光无限,锐气逼人,而他呢,他的帝业的未来又靠谁来延续?
随着梁军主力的陆续到达,反梁联军再度退去。虽然又一次寸土未得,但李存勖却很满意。在他和盟友们“零敲牛皮糖”般的战法下,梁军主力在广阔的平原上被反复调动,兵力和士气正在被逐渐蚕食。李存勖敏锐地感觉到,局势正在缓慢而顽强地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逆转,激昂高亢的转折之音也许就在不远的前方静静地等着他。
↑返回顶部↑
河东的这次出击令朱温不寒而栗。李存勖的战略意图他看得很清楚,晋州一旦失守,将让河东与凤翔两大反梁势力合流,直逼关中,洛阳亦将不保。他立即任命手下能力最强的将领之一杨师厚从襄州(今湖北襄阳市)北上支援。从襄州集结兵力到晋州,再快也要二十多天时间,面对河东名将周德威的围攻,晋州危在旦夕。
战斗在晋州城头猝然爆发,周德威、李存审、丁会各带一支军队从三个方向向晋州城头扑去。他们希望在梁军援军到达之前迅速击破这座城市,随后长驱南下,直逼关中。
很多时候,当时局进入转折的关键时刻,历史在那个瞬间会取决于某个人的表现。在晋军大举南下,后梁困守孤城的关键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几乎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局势。边继威,后梁的晋州刺史,这个人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但他在晋州城的坚守却堪称光彩照人。面对晋军近乎疯狂的进攻,边继威并没有畏惧,他把所有能够战斗的人都武装起来,让他们站到了城楼之上,奋勇抵抗敌军的狂攻。从清晨到日落,这座孤城硬生生挡住了对手暴风骤雨般的三面围攻。
周德威足智多谋,见对手如此顽强,强攻不成,于是一面继续攻城,保持对城头的压力,一面派人偷偷从城外挖掘地道,直通城墙之下。入夜时分,晋州北门的城墙之下轰然一声巨响。晋军引爆了事先埋伏在地道下的炸药。巨大的墙垛飞上了半空,狠狠砸落在城内,掀起冲天的尘土。在巨大的爆炸声中,厚厚的城墙崩塌出了一个缺口。早已蓄势待发的晋军士兵呐喊着扑向了城墙缺口,这些凶悍的河东死士在黑夜中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举着明晃晃的的长刀,如黑色的狂潮,从缺口处卷地而进。
此城已破!素来沉稳的周德威也不禁仰天大笑,他举起手,准备下令发动总攻。就在此时,那被黑压压的人群和冲天的尘土淹没的地方突然变成了一片火海。残破的墙头上冒出了无数的梁军士兵,他们以芦荻浇油,燃火掷向扑进来的人群。霎时火焰涨天,照亮夜空,晋兵灼伤甚众,凄厉的惨叫声在黑夜里响成一片。
边继威亲率一群敢死队冲了上来,每个人都举着雪亮的长枪,向正在火海中挣扎的晋兵扑去。在最危急的关头,这个刚毅决绝的将领亲率死士,用长枪和肉体堵住了几乎失守的缺口。这场持续了近二十天的攻防战进入了最高潮。城墙缺口处杀声震天,鲜血横飞,无数条生命瞬间灰飞烟灭。周德威放下举得僵硬的手,抹了抹额上的冷汗。即使久经沙场的他,也为对手的顽强和坚韧深感震撼。
血战持续了整整一夜,那片被火焰熏黑的墙砾之上,鲜血层染,尸积如山。当天色渐明,周德威沮丧地发现,炸塌了的城墙竟然又被顽强的梁军士兵用石块生生堵上。
潞州城头,李存勖细细读着周德威送来的这份惨烈的战报。他长叹一声,抬起头,所有所思地看着天边血红的残阳与清濛的远山。
“梁人尚能如此死战,足见朱全忠气数未尽。告诉周德威,能拿下晋州固然好,若拿不下也无妨。山高水远,来日方长。梁军援军如果到达,切不可盲目接战,可徐徐而退。”在精通音律的李存勖看来,用兵作战就像谱写曲谱一样,应把握节奏,顺势而为,先有细水长流的铺垫,才会有惊天动地的转折与高潮。声乐之事如此,用兵作战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
杨师厚的援军终于逼近,他在晋州外围的蒙坑击破了据险而守的晋军骑兵,迅速进至城外。周德威见梁军来势汹汹,遂按照李存勖的命令,解围退去。
虽然边继威的死战让朱温侥幸保住了晋州,但并没有改变腹背受敌的被动态势,而凤翔与河东之间的配合却越发默契。次年,李茂贞、刘知俊的联军卷土重来,三路围攻河西重镇夏州(今属陕西靖边县)。他们意图避开朱温在长安一带留驻的重兵,转攻梁军力量相对薄弱的河西,尽快打通和晋军的联系。李存勖接到李茂贞、刘知俊的密信,立即令周德威带万余人,西渡黄河,会攻夏州。
在反梁同盟默契而不间断的攻击中,朱温心力交瘁,左右失据。但刚刚才当上皇帝的他当然不愿意轻易地丢失领土,为挽救危在旦夕的夏州城,朱温不得不亲率大军,从洛阳出发,路经陕州、华州,抵达三原(陕西省三原县)。他企图以梁军主力从三原北上,截断晋军的退路。
但长途跋涉加上急火攻心击倒了朱温疲惫的身体。前锋刚到三原,他已经一病不起,只好独自返回洛阳养病。当年轻的李存勖以强势姿态骤然登上角逐天下的舞台时,他却深深地感到了衰老与疲惫。和他同时代争夺天下的枭雄中,杨行密、李克用已先后去世,只剩他还在苦苦支撑着看似强大的后梁帝国。死敌的后人正风光无限,锐气逼人,而他呢,他的帝业的未来又靠谁来延续?
随着梁军主力的陆续到达,反梁联军再度退去。虽然又一次寸土未得,但李存勖却很满意。在他和盟友们“零敲牛皮糖”般的战法下,梁军主力在广阔的平原上被反复调动,兵力和士气正在被逐渐蚕食。李存勖敏锐地感觉到,局势正在缓慢而顽强地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逆转,激昂高亢的转折之音也许就在不远的前方静静地等着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