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宫门得手之后,孙德昭立即带着数百精兵,将囚禁唐昭宗的少阳院团团围住。看守少阳院的士兵一眼就看到了孙德昭手中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正是他们的带头大哥王仲先。守院士兵立即丢戈投降。

  少阳院很快被侍卫军接管。饿得半死的李晔和他的皇后终于颤颤巍巍地走出了这个噩梦之地。

  另外两个宦官头目刘季述和王彦范也迅速遭到抓捕,二人被如狼似虎的武士拖到宫门前。扬眉吐气的崔胤得意洋洋地站在二人面前,用嘲讽的目光看着趴在地上的两个大宦官。

  “狗贼!你们也有今日!”崔胤指着面无人色的两个宦官,想到被屠杀的无数同僚,顿时怒火满腔。

  “来人!将这两个大逆不道的狗贼乱棍打死!”当崔胤终于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主宰敌人的生死的时候,他决定用最残忍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在棍棒的噼啪声和声嘶力竭的惨叫声中,两个宦官被活活打死在宫门前。

  又一场清洗开始了,王仲先、刘季述、王彦范等宦官头目的族人和部下都遭到抓捕,随即处死。在朱温的幕后支持下,崔胤终于控制住了长安的局面。

  起死回生的李晔重登龙椅,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进封朱温为梁王(至此,朱温的军队统称梁军)。李晔现在深刻认识到,自己要坐稳这把龙椅,必须倚靠数百里之外那个手握重兵的人。他只希望,那个叫朱全忠的人,真能像他的名字一样,为李氏王朝尽心尽忠。

  拿到皇帝诏书的朱温只是冷冷一笑。他的实力和权利早已远远超出当世任何一个王侯。对皇帝充满激情的赞赏,他更不屑一顾。他只希望,通过这次成功的拨乱反正,能让天下人认识到,朱温有实力和能力控制朝廷,投靠我,没错的!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知趣。

  数天之后,快马来报,抓住了河中往太原的一名使者,从那个人身上搜出了河中节度使王珂写给李克用的一封密信。信中大骂朱温飞扬跋扈,独霸中原,请求李克用派兵南下,一起进攻汴州。

  朱温勃然大怒。对王珂,他已忍了很久了。这个人能当上河中节度使,靠的就是李克用。

  王珂原本是王重荣的侄儿,后来过继给了王重荣。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王重荣在兵变中被杀,王重荣的弟弟王重盈被推举为蒲州主帅,任命王珂为行军司马,不久王重盈又病死,群龙无首的河中军推举王珂为统领。

  当时,王重盈的亲生儿子王珙、王瑶分别在陕州、绛州任刺史,二人对王珂平白无故成为河中老大极为不满,于是写信给朱温发泄不满。两个人详细揭露了王珂的身家底细,说王珂并不是王重荣的亲生儿子,我们二人才是,要选河中节度使也该从我们两兄弟里头选,怎么能让外人继位。日理万机的朱温当时正在四处征讨,顾不上河中这摊子烂事。但王珂听说他那两个兄弟告自己黑状,索性一头倒向朱温的死对头李克用。

  李克用对河中的事情倒很热心,立即出兵攻打绛州,杀了王瑶,之后又击败了陕州的王珙。李克用的军队浩浩荡荡逼近长安,在渭水北岸扎营,随后向皇帝上奏,要求正式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