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3 / 7)
这对于荆州刺史陶侃来说,应该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过,毕竟王贡假传自己的命令,打了个擦边球。陶侃有点不放心,便征召杜曾来自己的驻地见面。
杜曾和王贡心里也发虚,虽说自己帮了陶侃的忙,但谁知道陶侃会不会卸磨杀驴?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向陶侃宣战,公然与江东集团为敌。杜曾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猛将,陶侃不敌战败。
先前,陶侃曾帮司马睿打下了大片领土,由此,他不可避免地遭到王敦的忌惮。眼下,王敦正好借这场败仗罢免了陶侃的官位,不过由于陶侃武略出众,王敦还用得上,便让陶侃以平民的身份继续率兵打仗,以期将功赎罪。其后一年多,陶侃回避开长江以北的杜曾,继续与长江以南的杜弢陷入胶着状态。
到了公元315年初,司马睿决定不能再放任杜弢不管了,他急于要让自己的势力延伸到湘州(南荆州),遂授命王敦担任总指挥,率领陶侃、周访、甘卓等将领联合讨伐杜弢。
王敦从豫章向北进军到江州湓口(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坐镇在主战场的后方。陶侃、周访一直向西,推进至江州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在这里,江东集团与杜弢展开了决战。
陶侃和周访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数十战下来,杜弢大军死的死,逃的逃。最终,杜弢扛不住压力,向司马睿请求投降。
司马睿不答应。
杜弢无奈,又请求他的旧交——南平太守应詹出面协调。
早年间,杜弢刚刚从巴蜀逃到荆湘的时候,还仅是个老实本分的流亡士人,应詹相当赏识他。如今,应詹见杜弢有了悔改的意思,便给司马睿写了一封信:“杜弢本是益州秀才,颇得人望,无奈被局势所逼,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希望您能接纳他的投降,以平息湘州、江州的民心。”
应詹出身名门,为人厚道,很有人缘。司马睿决定卖应詹一个面子,爽快接受了杜弢的投降。
司马睿没有想到,这事自己竟然做不了主。
陶侃、周访、王敦等人心想: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眼看就要大获全胜,杜弢这一投降,功劳岂不都成了应詹的?于是,前线将领不管诏命,还是一个劲儿地猛攻杜弢。结果,司马睿派去受降的使者前脚一迈进杜弢军营,后脚就被恼羞成怒的杜弢杀了。
随后,杜弢与江东集团继续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战斗。
杜弢派出部将张彦、杜弘偷袭夏口南边的豫章郡。这里正是江东集团最高统帅王敦的大本营。王敦慌忙命周访救援豫章。
周访脱离主战场来到豫章,与张彦展开血战。
↑返回顶部↑
杜曾和王贡心里也发虚,虽说自己帮了陶侃的忙,但谁知道陶侃会不会卸磨杀驴?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向陶侃宣战,公然与江东集团为敌。杜曾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猛将,陶侃不敌战败。
先前,陶侃曾帮司马睿打下了大片领土,由此,他不可避免地遭到王敦的忌惮。眼下,王敦正好借这场败仗罢免了陶侃的官位,不过由于陶侃武略出众,王敦还用得上,便让陶侃以平民的身份继续率兵打仗,以期将功赎罪。其后一年多,陶侃回避开长江以北的杜曾,继续与长江以南的杜弢陷入胶着状态。
到了公元315年初,司马睿决定不能再放任杜弢不管了,他急于要让自己的势力延伸到湘州(南荆州),遂授命王敦担任总指挥,率领陶侃、周访、甘卓等将领联合讨伐杜弢。
王敦从豫章向北进军到江州湓口(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坐镇在主战场的后方。陶侃、周访一直向西,推进至江州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在这里,江东集团与杜弢展开了决战。
陶侃和周访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数十战下来,杜弢大军死的死,逃的逃。最终,杜弢扛不住压力,向司马睿请求投降。
司马睿不答应。
杜弢无奈,又请求他的旧交——南平太守应詹出面协调。
早年间,杜弢刚刚从巴蜀逃到荆湘的时候,还仅是个老实本分的流亡士人,应詹相当赏识他。如今,应詹见杜弢有了悔改的意思,便给司马睿写了一封信:“杜弢本是益州秀才,颇得人望,无奈被局势所逼,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希望您能接纳他的投降,以平息湘州、江州的民心。”
应詹出身名门,为人厚道,很有人缘。司马睿决定卖应詹一个面子,爽快接受了杜弢的投降。
司马睿没有想到,这事自己竟然做不了主。
陶侃、周访、王敦等人心想: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眼看就要大获全胜,杜弢这一投降,功劳岂不都成了应詹的?于是,前线将领不管诏命,还是一个劲儿地猛攻杜弢。结果,司马睿派去受降的使者前脚一迈进杜弢军营,后脚就被恼羞成怒的杜弢杀了。
随后,杜弢与江东集团继续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战斗。
杜弢派出部将张彦、杜弘偷袭夏口南边的豫章郡。这里正是江东集团最高统帅王敦的大本营。王敦慌忙命周访救援豫章。
周访脱离主战场来到豫章,与张彦展开血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