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7)
王澄傲慢地笑道:“你不知道,这玉枕可是我防身的武器。”
王敦听了一惊,又不禁鄙夷。真是死到临头都不忘故弄玄虚,竟拿个玉枕当武器:“能不能借我看看?”
王澄毫无戒心,随手将玉枕递给王敦。
王敦一接过玉枕,转眼就翻了脸:“我听说你跟叛贼杜弢暗中勾结!”
“没这回事!”
王敦也不搭理王澄,拿着玉枕就往屋外走。等他一出屋,大批卫士蜂拥闯入,将王澄围困在当中。王澄明白了,王敦是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一跃而起,跳上房梁,指着王敦咒骂:“你干出这么卑鄙的事,早晚不得好死!”
纵然王澄身手矫捷,但终究寡不敌众,很快被王敦的侍卫杀死了。
后来,并州刺史刘琨获悉王澄的死讯。他想起昔日王澄爬树掏鹊窝时的自以为是,无奈地叹了口气:“没什么可说的,咎由自取罢了。”
王澄居然死于家族内部恩怨,这意味着王衍的“狡兔三窟”策略彻底覆灭,可王衍没料到的是,无心插柳的江东,反而成了琅邪王氏一族最大也是最稳固的庇护所。
湘州攻略
近段时期,杜弢的起义军以湘州长沙为据点,已经逐渐向东蔓延到江州境内。
公元313年,司马睿派去的荆州刺史周还没来得及进入荆州地界,就被杜弢围困在江州浔水城中。司马睿眼见插手荆湘受挫,现在甚至连江州都有危险,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马上派武昌太守陶侃、浔阳太守周访等人讨伐杜弢,扬州刺史王敦坐镇江州豫章郡,担任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和后援。
陶侃很快解救出被困的周。首战告捷后,陶侃判断杜弢一定会偷袭自己的根据地武昌,于是又从浔水城急行三天三夜回防武昌,再度将杜弢击败。
战后,陶侃派僚属王贡向王敦汇报战绩,王敦举荐陶侃做了荆州刺史。
王贡是个梦想建功立业想到发疯的人。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没有直接回陶侃驻地,反而折身向北,前往长江北岸的荆州竟陵郡去拜访竟陵太守杜曾。杜曾并非隶属于江东集团,乃是朝廷正牌官员。王贡见到杜曾后,假称奉陶侃旨意,任命杜曾为前锋大都督,并协助杜曾扫平了荆州的流民叛乱。
↑返回顶部↑
王敦听了一惊,又不禁鄙夷。真是死到临头都不忘故弄玄虚,竟拿个玉枕当武器:“能不能借我看看?”
王澄毫无戒心,随手将玉枕递给王敦。
王敦一接过玉枕,转眼就翻了脸:“我听说你跟叛贼杜弢暗中勾结!”
“没这回事!”
王敦也不搭理王澄,拿着玉枕就往屋外走。等他一出屋,大批卫士蜂拥闯入,将王澄围困在当中。王澄明白了,王敦是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一跃而起,跳上房梁,指着王敦咒骂:“你干出这么卑鄙的事,早晚不得好死!”
纵然王澄身手矫捷,但终究寡不敌众,很快被王敦的侍卫杀死了。
后来,并州刺史刘琨获悉王澄的死讯。他想起昔日王澄爬树掏鹊窝时的自以为是,无奈地叹了口气:“没什么可说的,咎由自取罢了。”
王澄居然死于家族内部恩怨,这意味着王衍的“狡兔三窟”策略彻底覆灭,可王衍没料到的是,无心插柳的江东,反而成了琅邪王氏一族最大也是最稳固的庇护所。
湘州攻略
近段时期,杜弢的起义军以湘州长沙为据点,已经逐渐向东蔓延到江州境内。
公元313年,司马睿派去的荆州刺史周还没来得及进入荆州地界,就被杜弢围困在江州浔水城中。司马睿眼见插手荆湘受挫,现在甚至连江州都有危险,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马上派武昌太守陶侃、浔阳太守周访等人讨伐杜弢,扬州刺史王敦坐镇江州豫章郡,担任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和后援。
陶侃很快解救出被困的周。首战告捷后,陶侃判断杜弢一定会偷袭自己的根据地武昌,于是又从浔水城急行三天三夜回防武昌,再度将杜弢击败。
战后,陶侃派僚属王贡向王敦汇报战绩,王敦举荐陶侃做了荆州刺史。
王贡是个梦想建功立业想到发疯的人。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没有直接回陶侃驻地,反而折身向北,前往长江北岸的荆州竟陵郡去拜访竟陵太守杜曾。杜曾并非隶属于江东集团,乃是朝廷正牌官员。王贡见到杜曾后,假称奉陶侃旨意,任命杜曾为前锋大都督,并协助杜曾扫平了荆州的流民叛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