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的插画,是在杜清源和木音书的要求下,正儿八经从四岁就开始学的国画,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虽然够不上画家的标准(不代表她就比某些出名的画家画得差,而是她没有被营销包装过,没有刻意发表过,也不是美院出身,没参加过比赛,只能算是业余爱好者),但质量却是够了的,价格又比那些出了名的画家便宜。

  主要是,在b市,又是在b大,文化圈子很窄。一些关于古代文化研究的作家或者其签约的出版社,通过九曲十八弯的渠道得到消息后,看过她的作品也了解了她的报价,也乐意找她。

  在这时,也是体现了阶级之分的,而区分的标准,是名利。但这对杜沅并没有构成太大的冲击,毕竟她只是一个业余画手,她并不想把这个当成职业。

  后来,杜沅休学去考了表演系,她开始在外面做兼职。她想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既然她是要做演员的,自然不能只去看一些什么表演体系、表演技巧之类的书籍,不能只跟着老师学,不能闭门造车,她需要经历,需要社会阅历,需要多观察各种职业的人,才能让自己的表演更真实更自然。

  她做过很多工作,发过传单,做过促销,也兼职弄过中介、做过淘宝刷单,也做过服务员,去活体体验了一两天那个地方的工作人员会遇到些什么。性骚扰肯定有,有一些二代们真的是不把女性工作人员当人看,基本是当成小姐,一部分女人会拒绝会反抗,丢工作是少不了的,一部分是恨不得能多长两双腿好往人身上扑,巴不得能有谁看上能把自己包了……

  当然,她并不担心安全问题,因为她只偶尔兼职一两天,是和一位工作者说好的,在某女不能去的那两天帮忙顶班。

  她也和被包的二奶聊过天,了解过他们的想法,也去一些公司兼职做过文员,去书店做过店员,去一些高档的会所卖过艺……和学校的一些学编导、导演的学生一起做过项目,搞过剧本,粗略了解过拍摄,也曾经和学校的人一起出去见识过他们怎么巧舌如簧地拉赞助……

  她做过的事情很多,不管是哪一项,都让她初窥到了现实社会的真实面目,知道了什么是办公室潜规则,知道了员工和老板,说是平等,但实际上仍然有阶级之分仍需要奉承、溜须拍马……

  人际关系的融洽建立在虚伪的堆砌之上。

  但不管她曾经做过多少兼职,看到过多少事情,她毕竟是不求人的,她做的工作都是临时的,所以对阶级之分体会并不深刻。她艺高人胆大,当初做的每一份工作,基本都可以这样——触及到她的原则和底线,她就直接走人。基本没受过什么委屈。

  对社会的各种乱象,她只有感慨,也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

  可以说,在大学时期,她的想法有一定的改变。她不再认为朋友之间,是不用看重学历、职业、性别、背景的,不是她变得市侩了,而是她不看,别人却是要看的。

  这一时期,她知道人在意的东西会有很多,人也会有很多性格弱点,人和人之间,其实并不那么平等。或者,就像是鲁迅先生所言,大部分人都是有奴性的。

  居于下位的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都会对居于上位的人谄媚,都会习惯性地讨好。而居于上位的人,则习惯于别人的讨好,他们也会本能地对居于他们之上的人说好话。而有了几个臭钱的暴发户就更不得了了,自以为特别了不起,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他们在商业上的才华不可否认,可他们的私生活,或者某些观念,也确实让杜沅看不起。

  很多男人一有钱,就开始出轨,找小三小四小五……玩儿小姐、玩儿“男宠”……很多东西都有高低贵贱之分,比如职业,比如家庭背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