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6 / 7)
她这说的是实话。
无瑕与无双这些姑娘们,不管是如今在娘家,还是将来出嫁到婆家,生活总是不愁的。既不需要她们做针线活帮补家用,也不需要每天在厨房里亲手操劳一日三餐。
但不需你做和你不会做,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新娘子送给翁姑亲手缝制,针脚细密的鞋袜,能得全家赞赏。丈夫夜晚归家,妻子偶尔洗手作羹汤,也是增进感情的妙方。因此该学的,她们一样也不能少学。
杨氏诚意相邀,陆珍娘推拒不过,终是应承下来,做了君家几姐妹的厨艺先生。
日子重又回复平淡。
无双开始每日虽姐姐去家学上课。她上辈子学到十六岁,不说是个才女,至少提笔也能成诗,如今从识字开始重学,当然毫不费力。
不过,无双生怕被人发现怪异之处,不管是平日功课,还是课堂上先生提问,总是故意错上几处。反倒是堂妹无悔格外用功,处处得先生赞赏。
二月初十,人工大运河从上京到杭州全线贯通,德庆帝听闻喜讯,决定坐船南巡。
文武百官,京中勋贵,有不少人在随行之列,其中自然包括向来得到看重的君恕。
随行人员根据官职大小,有的可以带眷属。
君恕提出带妻女同行,杨氏大腹便便,怠懒出门,起先不愿。
君恕劝她:“反正坐在船上,不像马车那般颠簸劳累,十分舒适。且最晚明年,无瑕婚事便要定下来,届时她再想出远门也是不能了。咱们到了杭州,还能见到岳父岳母,女儿们也与好与外祖家的表哥表姐们亲近亲近,趁着如今年小,交情自与长大后不同,就如你我一般。”
杨氏听得动心,终于答应下来。
无双坐在爹娘中间,仰起小脸,大眼碌碌,唇角带笑。
原来爹娘是青梅竹马,难怪感情如此好。
↑返回顶部↑
无瑕与无双这些姑娘们,不管是如今在娘家,还是将来出嫁到婆家,生活总是不愁的。既不需要她们做针线活帮补家用,也不需要每天在厨房里亲手操劳一日三餐。
但不需你做和你不会做,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新娘子送给翁姑亲手缝制,针脚细密的鞋袜,能得全家赞赏。丈夫夜晚归家,妻子偶尔洗手作羹汤,也是增进感情的妙方。因此该学的,她们一样也不能少学。
杨氏诚意相邀,陆珍娘推拒不过,终是应承下来,做了君家几姐妹的厨艺先生。
日子重又回复平淡。
无双开始每日虽姐姐去家学上课。她上辈子学到十六岁,不说是个才女,至少提笔也能成诗,如今从识字开始重学,当然毫不费力。
不过,无双生怕被人发现怪异之处,不管是平日功课,还是课堂上先生提问,总是故意错上几处。反倒是堂妹无悔格外用功,处处得先生赞赏。
二月初十,人工大运河从上京到杭州全线贯通,德庆帝听闻喜讯,决定坐船南巡。
文武百官,京中勋贵,有不少人在随行之列,其中自然包括向来得到看重的君恕。
随行人员根据官职大小,有的可以带眷属。
君恕提出带妻女同行,杨氏大腹便便,怠懒出门,起先不愿。
君恕劝她:“反正坐在船上,不像马车那般颠簸劳累,十分舒适。且最晚明年,无瑕婚事便要定下来,届时她再想出远门也是不能了。咱们到了杭州,还能见到岳父岳母,女儿们也与好与外祖家的表哥表姐们亲近亲近,趁着如今年小,交情自与长大后不同,就如你我一般。”
杨氏听得动心,终于答应下来。
无双坐在爹娘中间,仰起小脸,大眼碌碌,唇角带笑。
原来爹娘是青梅竹马,难怪感情如此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