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5 / 7)
难得的好机会,要用在刀刃上,不能因为好吃懒做白白消磨完。
所以,从最开始答应来上京时,她就没打算让君家帮忙安排什么,自己私下里一一打点妥当,便要找时机告辞。
杨氏听她连定金都交了,心中更是犯难。
许多时候,欣赏一个人只需要一个小细节。杨氏对陆珍娘便是如此。
大宅院里多阴私,往往在许多事上都有避忌。
譬如杨氏怀孕,就是老夫人这个素来和睦慈爱的婆母也会避嫌,就算偶尔提起要吃点什么补身子,也只是说个菜名,之后全交给正院小厨房去做,从不会贸贸然送来已做好的吃食。
所以,陈皮蒸鸡蛋这件事,陆珍娘做得特别合杨氏心意。她只是在无双去探望她时,向无双的奶娘李妈妈讲起有这么一个办法,再由李妈妈转述给杨氏,最后由小厨房的管事妈妈过去询问详情,回来下厨。
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善意,真正帮到杨氏,又令人完全放心。
杨氏做了许多年主母,知道有手艺又知规矩的人难得,当然想把陆珍娘留在府里做帮手。可因多了一层救命恩人的情谊,位置便不那么好安排。若让人家做个厨娘、管事之类,到底是下人,难免失了敬意,因而一直未下决定。
谁想只犹豫几日,人家竟然就要离开,真是失策。
无瑕多少知道母亲心意,见杨氏犯难,妹妹又一直皱着小眉头拉扯自己衣袖求援,主动开口道:“陆婶婶的手艺比宫里的嬷嬷还好,去经营摊档岂不是太可惜。娘,我和妹妹们还缺一个厨艺先生呢,不如聘了陆婶婶来教授我们。”
她从去年起已经常跟在杨氏身边学管家,看账本也是其中一项,家中各项支出心中自然有数。
像她们身边的大丫鬟,每月月银一两,在府中已是管事之外薪俸最多的。然而家学里的西席又与下人不同,教她们读书识字的顾先生,还有教刺绣的冯先生,原先月银都是五两,因为今年要多教无双与无悔两人,便提高到八两。如果陆珍娘来教厨艺,赚得肯定比摆早餐档口多,也不必抛头露面,还能受人尊敬。又有实惠,又有身份,一举两得。
女儿提出的建议,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杨氏连忙说起待遇。
陆珍娘起先仍推说自己会做的都是家常小菜,当不起人师之责,杨氏却道:“她们这些女孩子一辈子也不出几回门,学了厨艺还不是为将来嫁人后服侍夫婿用,那当然要家常小菜才对味。”
↑返回顶部↑
所以,从最开始答应来上京时,她就没打算让君家帮忙安排什么,自己私下里一一打点妥当,便要找时机告辞。
杨氏听她连定金都交了,心中更是犯难。
许多时候,欣赏一个人只需要一个小细节。杨氏对陆珍娘便是如此。
大宅院里多阴私,往往在许多事上都有避忌。
譬如杨氏怀孕,就是老夫人这个素来和睦慈爱的婆母也会避嫌,就算偶尔提起要吃点什么补身子,也只是说个菜名,之后全交给正院小厨房去做,从不会贸贸然送来已做好的吃食。
所以,陈皮蒸鸡蛋这件事,陆珍娘做得特别合杨氏心意。她只是在无双去探望她时,向无双的奶娘李妈妈讲起有这么一个办法,再由李妈妈转述给杨氏,最后由小厨房的管事妈妈过去询问详情,回来下厨。
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善意,真正帮到杨氏,又令人完全放心。
杨氏做了许多年主母,知道有手艺又知规矩的人难得,当然想把陆珍娘留在府里做帮手。可因多了一层救命恩人的情谊,位置便不那么好安排。若让人家做个厨娘、管事之类,到底是下人,难免失了敬意,因而一直未下决定。
谁想只犹豫几日,人家竟然就要离开,真是失策。
无瑕多少知道母亲心意,见杨氏犯难,妹妹又一直皱着小眉头拉扯自己衣袖求援,主动开口道:“陆婶婶的手艺比宫里的嬷嬷还好,去经营摊档岂不是太可惜。娘,我和妹妹们还缺一个厨艺先生呢,不如聘了陆婶婶来教授我们。”
她从去年起已经常跟在杨氏身边学管家,看账本也是其中一项,家中各项支出心中自然有数。
像她们身边的大丫鬟,每月月银一两,在府中已是管事之外薪俸最多的。然而家学里的西席又与下人不同,教她们读书识字的顾先生,还有教刺绣的冯先生,原先月银都是五两,因为今年要多教无双与无悔两人,便提高到八两。如果陆珍娘来教厨艺,赚得肯定比摆早餐档口多,也不必抛头露面,还能受人尊敬。又有实惠,又有身份,一举两得。
女儿提出的建议,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杨氏连忙说起待遇。
陆珍娘起先仍推说自己会做的都是家常小菜,当不起人师之责,杨氏却道:“她们这些女孩子一辈子也不出几回门,学了厨艺还不是为将来嫁人后服侍夫婿用,那当然要家常小菜才对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