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4 / 7)
对于绝大多数朝臣来说,帝王强势且能力出众,其实是一件好事。追随这样一位帝王,总比追随那种没什么能力,只会一味守成的皇帝要强得多。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也要买的人识货才让人愉快啊!
但是对另外一小部分人来说,赵璨的专横独断,势必会让他们手中的权柄受到影响。他们更喜欢皇帝什么都不管,让他们随心所欲的去做事。这种变化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十分糟糕的。
但不论朝臣们怎样想,事情都已经成了定局,他们也只能够适应赵璨的风格。
安平元年的前两个月,就在这种相互适应之中飞快过去。进入三月之后,春闱的事情便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这是新皇登基之后的第一场科考,取中的进士们,将来注定都会成为安平年间的中流砥柱,因为他们受到新政的影响较多,更容易被新皇信任并倚重。
这一科一共取中三百多名,其中一甲三人,二甲一百一十人,余者都只列入三甲。
真正让朝臣们吃惊的是之后放官的过程,按理说除了一甲三名和二甲前十名能够留在京城之外,其余人等都会被外放到个县之中,或者为下县县令,或者为上县县丞,之后在按照转官的流程慢慢熬资历。
在这些人之中,能够脱颖而出重新回到京城,成为升朝官甚至进入跨过五品这个大官,成为朝中重臣的人,最终不会超过二十个。而这二十人之中,最后能够登阁拜相,进入政事堂,为君王辅佐的,仅有一二人,又或许一个也没有。
然而这一年,除了前面十三人留在京中之外,还有四个人被选入本初殿书记处。
这个“书记处”究竟是做什么的,一开始简直没有人明白。但是不管怎样,前面带着“本初殿”三个字,就足够说明这个位置的特殊了。
翰林院为什么清贵?无非因为不涉庶务,又是天子近臣。但是这个书记处看上去比翰林院可近多了。
所以这个消息已经公布,就引起了这一批进士们的议论。那四个被选中的幸运儿,一时间不知接收了多少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不过等弄明白这就是司礼监改组之后成立的机构,里面还有一半的成员是太监时,之前的羡慕嫉妒就变成了酸溜溜的语言。文人嘛,万般皆下品,何况还是身体有残缺的内侍?虽然对于这个位置仍然眼红,但已经不妨碍他们对幸运儿说几句酸话。
就连四个幸运被选中的人选,心情也颇为复杂。要说不高兴是假的,但是身处那个位置,若是把握不好,很容易就会成为佞幸之辈,为人所诟病,认为德行有亏。
平安暂时顾不上这些新同事们的心理问题,他正在给张东远送行。
司礼监改组之后,就是由他领头了,职务也会有新的规定。所以张东远顺势辞去了掌印太监的位职位,要出宫回家养老了。
↑返回顶部↑
但是对另外一小部分人来说,赵璨的专横独断,势必会让他们手中的权柄受到影响。他们更喜欢皇帝什么都不管,让他们随心所欲的去做事。这种变化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十分糟糕的。
但不论朝臣们怎样想,事情都已经成了定局,他们也只能够适应赵璨的风格。
安平元年的前两个月,就在这种相互适应之中飞快过去。进入三月之后,春闱的事情便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这是新皇登基之后的第一场科考,取中的进士们,将来注定都会成为安平年间的中流砥柱,因为他们受到新政的影响较多,更容易被新皇信任并倚重。
这一科一共取中三百多名,其中一甲三人,二甲一百一十人,余者都只列入三甲。
真正让朝臣们吃惊的是之后放官的过程,按理说除了一甲三名和二甲前十名能够留在京城之外,其余人等都会被外放到个县之中,或者为下县县令,或者为上县县丞,之后在按照转官的流程慢慢熬资历。
在这些人之中,能够脱颖而出重新回到京城,成为升朝官甚至进入跨过五品这个大官,成为朝中重臣的人,最终不会超过二十个。而这二十人之中,最后能够登阁拜相,进入政事堂,为君王辅佐的,仅有一二人,又或许一个也没有。
然而这一年,除了前面十三人留在京中之外,还有四个人被选入本初殿书记处。
这个“书记处”究竟是做什么的,一开始简直没有人明白。但是不管怎样,前面带着“本初殿”三个字,就足够说明这个位置的特殊了。
翰林院为什么清贵?无非因为不涉庶务,又是天子近臣。但是这个书记处看上去比翰林院可近多了。
所以这个消息已经公布,就引起了这一批进士们的议论。那四个被选中的幸运儿,一时间不知接收了多少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不过等弄明白这就是司礼监改组之后成立的机构,里面还有一半的成员是太监时,之前的羡慕嫉妒就变成了酸溜溜的语言。文人嘛,万般皆下品,何况还是身体有残缺的内侍?虽然对于这个位置仍然眼红,但已经不妨碍他们对幸运儿说几句酸话。
就连四个幸运被选中的人选,心情也颇为复杂。要说不高兴是假的,但是身处那个位置,若是把握不好,很容易就会成为佞幸之辈,为人所诟病,认为德行有亏。
平安暂时顾不上这些新同事们的心理问题,他正在给张东远送行。
司礼监改组之后,就是由他领头了,职务也会有新的规定。所以张东远顺势辞去了掌印太监的位职位,要出宫回家养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