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他只能磕头大喊冤屈,宋县令忙命人扶了他起来和声安慰道:“老丈不必惊惶,也只是按例问一问,这些大盗都是些惯犯,嘴里哪里有甚么实话的?”一边沉下脸来,喝命左右拖下去狠打用刑,问出实话来。

  许留和罗氏两人在公堂上亲眼看着那大板子狠狠落下,五大三粗满脸凶相的犯人被打得鬼哭狼嚎,皮开肉绽,晕倒后又被冰水泼醒。宋县令平日看着像个活菩萨一般,如今却似个活阎王,对此面不改色,只又命人拿了夹棍来夹那些同伙,堂下院子中更是站笼枷号了一群犯人,衣衫褴褛披枷带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呻|吟哭号求饶。许留和罗氏早吓得魂不附体,终于捱到那些大盗熬刑不过,吐了口招供,原来是没地方藏偷来的赃款,听说许家才出了个十八岁的举子,又和县太爷交好,料想必是没人能查到他家,家里又是一门老弱妇孺,取回财物也方便,于是假借是许家的亲戚送了礼到许家先藏着,待到风头过去后,寻个夜黑风高夜,兄弟们上门杀了人再取走赃款。

  不提许留和罗氏听到这些穷凶极恶的盘算如何后怕,宋秋崖看大盗们招供画押后,才温声安抚了许留罗氏,又敲打了几句道:“论理说许晏之一贯纯良忠厚,不会出什么事,只是你们身为他亲生父母,在乡里,却更要注意维护儿子的名声,须知将来若是得官,这官声是极为重要的,多的是因家里人犯事牵连丢官乃至抄家灭族的,你们两老不经过官场,不知官场险恶,以后来历不明的银子款项,都莫要收才是,以免惹了麻烦,连累了全家不自知。”一边又道:“看在许宁面上,本不该为难你们,直接开释,只是朝廷自有法度,仍需保人才可,如今许宁不在,我已命人通传了唐家老爷过来替你们具保,便可回去了。”

  许留和罗氏千恩万谢地谢过了宋家县令,又看着公堂上传了唐家来替他们家作保,才算是具结了这桩案子,许留自觉在亲家面前丢了人,满面羞惭,连唐家要替他们洗尘吃饭也不肯了,急匆匆地回了乡下,自此闭门不出,谢绝访客,更是一点礼都不敢再收。

  宝如听说了此事,腹内暗笑,也不和父母说破,怕父母会对许宁这般心思深沉吓到。而唐父唐母经了这一遭,也都吓了一跳,连忙检点了一番自己收到的礼物,因唐谦做生意出身,见得多些,收礼的时候总想着要还礼,因此太重的还不起的礼、不知底里的人的礼都是不收的,如今再检点一番,又找了借口还了一番礼,才算安了心,又敲打教训了宝如一番:“将来我们不在,你陪着许宁,更要把好后宅,莫要收了不该收的礼,害了全家。”

  宝如笑着应了,一边心里暗自觉得痛快,这一次是许宁托了宋秋崖做了这一出戏,实际上案件根本不入卷宗,不过是吓吓许家人,至于让唐家去具保,想是让许家两老承了唐家的情,以后少些口角。他倒是用心良苦在他亲爹亲娘上了。正在此时居然得了京里托宋家长随捎来的一封信,居然是许宁到京以后的一封家书,里头分了三封,一封给唐家两老,一封请唐家转交给许家,单独的一封却是给宝如的。

  刘氏笑得合不拢嘴,将信交给宝如便出去找人送信。宝如拿了那封信,心情有些复杂,浅褐色的信封上用红蜡封缄,打开信封,里头折叠着薄薄一张洒金云台玉叶笺,笺上小楷清晰,洒脱秀逸,写的却只是一些小事,大意是已抵达了京城,在双槐坊租了一间小寓所,颇为清净,院中有一树海棠,大概等她进京的时候正好花发,信到时大概他已参加春闱了,应当一切顺利。宝如上下反复看了几次,确定这的确只是一纸没说什么大事的家书,寥寥几行字言简意赅——却是前世今生,许宁给她写的第一封信。

  这的确和许宁一贯冷傲清高的风格太不符合了,宝如忍不住想起元宵满天灯影里的那一个吻来,自水患后,他们之间仿佛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了,却都仍以各自的方式彼此保持着平静泰然,犹如开春冰封的湖面下暖流不动声色地缓缓流动。

  ☆、第49章 大嫂之志

  且说段月容前些日子接了生母的来信说有些想她,让她有空回外祖父家看看她。原来段月容父亲在段月容十岁时去世,去世后母亲方氏改嫁,改嫁的男人家里开着个小油坊,平日里收几斤豆替人榨油,也不甚宽裕,堪堪温饱罢了,自顾不暇,也不太理得上这个出嫁了的女儿,平日往来不算多,段月容也要照管许家上下,也没什么时间问候亲娘,因得了同乡人的捎信,牵挂着亲娘,便回了外祖父家,没想到却是迎来了亲娘的劝说。

  方氏一边抱着敬哥儿一边笑道:“这次叫你回来其实是有好事儿,前儿有个媒人来找我,说是苏州有个茶商姓温的,无意中在城里见过你一面,带着孝长得美,人又温柔妥帖,觉得甚是喜欢,打听了下听说你守寡在家,公婆对你虽然不好,却爱你人才出众,慕你品性孝节,便托了媒人来,只说自己丧偶已两年,家有万贯家财,甚是宽裕,愿厚礼聘你为继室,他父母双亡,膝下只有一女是原配留下的,年纪尚幼,只等着主母进门主事,我想着你那公婆一贯对你不好,如今许家二子也已归宗,听说又中了举人的,不若你将儿子留给许家,回来改嫁,如此下半生也有靠了,岂不比在那穷家苦守打熬的好?”

  段月容怔了怔,低声道:“有劳娘费心了,只是我和许家大郎情深意重,如今一心只想守着我们的孩儿,抚养他长大成人,再嫁一事,不必再提了。”

  方氏得了那媒人说的五百两银子的财礼的许诺,心动之极,听到女儿如此,十分恼怒:“你如何这般没出息?许家那两个老不死的对你一贯刻薄,你何苦为了个死鬼守节?咱们村户人家从来就不兴什么守节的,难道还指着守出个贞节牌坊不成?你如今也不过才二十岁,后头的日子还长着呢!到时候熬不住,哪里再找这般合适的人家?那孩子你若是改嫁了,他家定是将孩子给孩子的二叔养着,听说已中了举人,那家娶的媳妇也算有点家底,横竖饿不着你儿子,你若是留在那儿,人家反碍着你,不好照应侄儿呢。”

  段月容垂下眼皮有些坚定道:“我只守着儿子便是了,他家再好,也不是亲生骨肉,没了亲娘看顾,我儿可怜。”

  方氏恨铁不成钢道:“到儿子长成,你得熬多少年?等他娶了媳妇,看他还记得你这么多年的苦不?你照照镜子,花枝一样的年纪,如何熬到那时候?真真儿的糟蹋了这好模样,那茶商也不过三十出头,人物我也见过,十分齐整,配你绰绰有余了,你想要亲骨肉还不容易,嫁了给她再生便是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