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乾元帝原是预备着将景琰的周岁与他的万寿一块儿办,到时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家眷皆可赴宴,不想出了景明这事。他还罢了,再没有当皇帝的父亲给做皇子的儿子避让的,可景琰到底是妹妹,便是年纪太小,不用真的持服,可办周岁宴是准定不成的了。

  乾元帝本就有些愧疚,这时间听着玉娘这话,愈发地不忍起来,摸了摸玉娘母女的脸:“等到明年,我们给阿琰办个大的。”玉娘自是知道乾元帝不能亏了景琰,多半儿会事后找补,可听着乾元帝这话,还是做了些欢喜的模样笑道:“那妾与阿琰就等着了。”乾元帝笑道:“有一年,你慢慢地想要什么罢。”

  玉娘便笑道:“阿琰,你替母妃记着,你父皇可答应了随你母妃挑的。”乾元帝怀中的景琰虽不大明白爹娘说的什么,也一样冲着乾元帝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逗得乾元帝哈哈而笑,在景琰脸上亲了口,又看向玉娘,却见玉娘口角扬起,眼波流转,嫣然婉转,笑得媚不可言。

  不想玉娘笑得不是乾元帝待她母女关切爱护,却是自打她进宫数年来的辛苦绸缪计划到今日终于有了收获,只消高贵妃不是个蠢到根的,自今以后都会站到她身边来,心甘情愿地为她所用。

  ☆、第197章 意料

  阿嫮人生的前十五年都在京中长大,身为大将军沈如兰的嫡女,又在东宫走动过,对宫中情势自是清楚。是以当阿嫮确定了要以玉娘的身份进宫,便步步计算。当玉娘与陈奉碰面之后,两个人将所有人的性情都推演了一回。

  李皇后所依仗的不过是个出身与护国公李源的一番扶持,实则全不讨乾元帝喜欢,是高贵妃才能将她牢牢压住。而高贵妃得乾元帝宠妃,瞧着是手段出众,可在她威压之下,淑妃陈氏依旧得了皇次子,不光得了儿子,这儿子还站住了,自家在无宠的情况下还能稳居淑妃位,连着李皇后,高贵妃这一对儿冤家都不曾说过她半句不好,可见其心机了得。

  固然李皇后与她出身的护国公府是她的生死冤家,余下名牌上的人,唯有高贵妃与陈淑妃了。陈淑妃即有心机手段,要算计她,还要算计得不露马脚痕迹,可谓困难重重,一个不留神,只怕是弄巧成拙,而高贵妃相形之下就容易许多,到底她所图甚大,少个敌人也好。

  故此玉娘借着乾元帝因她“酷似阿嫮”而宠爱她的机缘自家一步步站上贤妃位的同时,一面逼得高贵妃不得不站到玉娘身边来,至少不会将矛头对准她。

  譬如凌蕙早产一事,玉娘知道高贵妃要借她合欢殿生事,故意顺水推舟,装个不知道,请了诸人到她合欢殿去,趁人不备在凌蕙吃的水中下了使孕妇早产的药,因有王婕妤私下与合欢殿宫女交往,不管王婕妤当日动不动手,只要一查,这个替罪羊她是做定了的。

  众所周知王婕妤是高贵妃的人,王婕妤得了谋害皇嗣的罪名,高贵妃怎么能干净?高贵妃失了一个臂膀是小事,在乾元帝跟前失了分数才是大事。偏这个罪名高贵妃就是辩解哭诉,也拿不出实证来。以高贵妃的聪明也能明白,这里才是她最吃亏最要命之处。

  而李皇后无子无宠,眼看着一个孩子在那里,以她的智力想不到这个当口抢了孩子会如何,自然要伸手夺取。只要李皇后一抢得皇子皇女在手,高贵妃自然而然地就会怀疑凌蕙在合欢殿出事是李皇后的一石三鸟之计:一是打击了她高贵妃;二是自然地去母留子;三则是打击了新得宠的玉娘。

  高贵妃这些年来在李皇后跟前处处占惯了上风,看着李皇后“使出这等手段”还“陷害她成功”怎么肯咽下这口气,必然深恨李皇后。

  至于陈淑妃,因其人狡诈,若是不能一举将其定罪,叫她反咬一口倒可能入骨三分,反坏了大事,是以玉娘才没将陈淑妃也一并儿算计进去。就是放过了陈淑妃,因玉娘看起来在这件事里一星半点的动机也没有,是以这一手一石数鸟之计依旧可说是出神入化,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再譬如景淳一事,玉娘之所以肯在乾元帝跟前放过高贵妃,却是玉娘一面是在乾元帝跟前要做个宽柔的样子,更主要的,是玉娘当时已打算寻个由头如法炮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