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个进得内殿,玉娘请大长公主上座,大长公主自为有求于昭贤妃,便不肯上座,彼此推让一番,到底还是分宾主坐了,又有宫娥们奉上茶点,而后退开,叫玉娘与长安大长公主说话。

  大长公主先拿着景琰说了回话,将景琰从外貌到聪明都夸赞了回,玉娘含笑回了,道是:“这都是圣上护佑呢。只望这个孩子平安一世,妾也就心满意足了。”长安大长公主便连着景琰与乾元帝一日的生辰也提了遍,笑道:“宝康与她父亲是一个生日,自然是有福气的,你还担忧什么呢?”玉娘含笑称是。

  绕了半日,大长公主终于掂量着道:“我今日来一是瞧瞧宝康,二则也是有桩事要劳烦贤妃。”玉娘听着话已入港,只做个不知道,脸上微微一笑道:“大长公主但说无妨,若是妾能效劳再不敢推的。”

  长安大长公主便将意欲退亲的话说了,又迟迟疑疑地道:“我也知道,李家那女孩子品貌性情都是个好的,只是到底她身份上有碍。”到底知道自家嫌弃护国公一系得罪了乾元帝这样的缘由说不出口,这话说得便没多少底气。

  不想这位昭贤妃玉娘从善如流地叹道:“虽这话说来凉薄些,到底李家姑娘打小儿父母双亡,大长公主心上不安,过不去也是有的。只不知两家过了庚帖没有?”长安大长公主听着玉娘将缘由扯到李琅幼年便父母双亡上去,倒是松了口气,暗道,这样会体贴人,怨不得圣上喜欢她。听着玉娘问庚帖的事,便道:“就是才换过庚帖,不然我也不来讨这个嫌。”

  玉娘便笑道:“大长公主这话太客气了。妾想着,即换过庚帖,就请钦天监合个八字罢,看看有没有关碍,大长公主也好放心。”

  长安大长公主听着玉娘这话,先是怔了怔,转眼就明白了,钦天监要怎么是,还不是乾元帝或是这位昭贤妃一句话的事,脸上立时就松快了,拉了玉娘的手道:“好,好。婚姻大事总要慎重些,叫钦天监合个八字,若是没事我也就安心了。”玉娘含笑道:“大长公主说得是。”

  从前长安大长公主看乾元帝偏爱抬举昭贤妃,因看玉娘出身实在提不起,多少觉得有些过,只是口中不敢说罢了,可这时再看玉娘容颜美丽,姿态婉顺,言语温柔,真是无处不可爱了,倒是又夸赞了玉娘几句。

  从未央宫出来,长安大长公主便将顾应祥与李琅的八字都送到了钦天监。钦天监领了乾元帝的暗示,自然知道该如何做,不过三日便推算出来,说是顾应祥五行缺金,合该找个金旺或者土命的来配,方能夫妻和顺,偏那李琅又是个水旺缺金的,与顾应祥竟是个无解之局,若是勉强成了夫妻,虽不至于刑克性命,也有破家之厄。

  拿着这样的批文,长安大长公主便似得了尚方宝剑一般,请托从前提亲的云华县主再往护国公府走一趟,只说是八字不合,将庚帖退还,婚约之事从此作罢。

  云华县主自然答应,当日就往护国公府走了回。唐氏听着这样的话,她也是个明白人,看是钦天监算出来的,又知道长安大长公主前些日子才走过合欢殿,便认作长安大长公主是怕得罪昭贤妃,又嫌自家没了实权,故此寻个借口退婚,气得几欲晕过去。

  只是长安大长公主到底是乾元帝姑母,眼前的云华县主也是瑞郡王长女,若是护国公依旧任着上都护,唐氏未必怕了她们,少不得要据理力争一回,另寻高僧名道算过就是,还有僧录司道录司在呢。可如今护国公已叫乾元帝薅了实职,女儿李媛虽还有皇后之名,却无有宫权,更被禁在椒房殿中不许探视,与被废也差不了多少了。如今的唐氏哪里有底气与这俩宗室女争执,只得含泪带屈收了李琅的庚帖,又将顾应祥的庚帖退还,顾李两家婚事从此作罢。只是其中平白委屈了李琅。

  李琅与顾应祥定亲本就是不情不愿地,如今叫男家退亲,脸上如何挂得住,又自知与赵腾是绝无可能,狠哭了一场之后,竟就将三千青丝尽数剪断,哭着要出家为尼。还是唐氏与小唐氏两个死命拦了下来,李琅虽不闹着出家了,却也不肯改志,竟是在家修行起来。直把唐氏心疼得了不得,不敢诅咒乾元帝,除了将玉娘恨到滴血一般,又怨起长安大长公主一家子来,便将李琅如何心灰的事故意在外传扬。

  到底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李琅从前在外走动时也是个文静知礼不叫人讨厌的,听着她好端端地叫人退了亲,心灰意冷之下要做尼姑的事,从前那些嫌李琅克父克母的人背地里都说了句可怜,暗中议论些长安大长公主捧高踩低,不过是嫌弃护国公失势的话。

  这样痴心女子负心汉的话本就爱流传,更何况有人在背地里推波助澜,不久便传扬得厉害,虽宗室里无人这样说长安大长公主,到底长安大长公主一面对李琅有些羞惭,一面也是个不擅与人分辨解释的性子,连着数月家门都不出,暗中却把唐氏埋怨起来,恼她咄咄逼人,暗中道:“亏得亲事作罢了,不然应祥还不叫他们李家给欺负了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