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好。还得多歇歇。念书最是累心。明儿让你四郎哥和六郎哥去趟他舅家,要上半桶鲫瓜子,熬汤喝,最是养人。”

  钱氏忙拒绝,“那怎么行呢?多麻烦呀。”

  “我前儿就稍话过去了,让他们把鲫鱼留着,这两天也该攒不少了。那东西大家都不爱吃,没啥肉,觉得划不来,平时也都分给左邻右舍了。不值什么。”宋氏的娘家就在隔壁村,家门口就有一个四五亩大的池塘,属于自家的,也没人喂养,顶多养一大群鸭子在湖上放放。得空了捞上两网鱼,贴补家用。

  郑青鸾想了想,怎么也得还上四婶的人情,“那您让四郎哥去给宋家舅舅说说,那鱼塘好好经营,一年能得百十两银子的利,比种庄稼强多了。”

  “啥玩意?百十两银子?”宋氏被郑青鸾的话吓了一跳。

  “啥事啊?你一惊一乍的!”正说着,郑老四掀开帘子进来了,后面跟着四郎和六郎。

  “当家的,鸾儿说,我娘家门口那个大水塘子,一年能得百十两银子呢!”宋氏忙拉过郑老四。

  那口水塘郑老四当然知道,一年能贴补几两银子的家用就不错了,百十两银子,咋可能呢?

  三房一家知道郑青鸾养鱼种莲的话,但怎么养还真不知道,也吃惊的看她。

  “莲蓬,莲子,藕,包括荷叶,咱们西北都是从南边远路运来的,一点也不新鲜。那东西,一点也不难种,大户人家花院子里都有池塘,养些荷花,锦鲤,为观赏的。他们能养活,证明西北是能种莲藕的。咱们托人好好打听打听,找那种专门伺候园子的下人,花几两银子的事。估摸这事二伯就能办,他常年走南闯北的,找几个南边的人问问就行了。光这一项,一年就有五六十两银子,这还是保守的估计。再加上鱼,没事就从河里捞些鱼苗放养,跟养猪似的定时投喂野草,麸皮,鱼能不长吗?倒时跟客栈酒家说好,需要多少咱就捞多少,天天都有进账,也不怕卖不出去。还有,谁家没个红白喜事,席面上有鱼是极体面的事,这十里八乡需求量可不小。”

  “池塘下的淤泥放养些泥鳅黄鳝,这些在南边的水田里到处都是,咱们这边就很少。这些东西最滋补,多少都能卖出去。就是家里的鸡粪猪粪鱼也爱吃。塘里的淤泥比农家肥还好用,也是宝。”

  “四叔你算算这得多少银子?”郑青鸾呵呵一笑。

  “肯定不止一百两。”郑老四大腿一拍,“这还真行。我明儿亲自去一趟。这是大事!”

  宋氏喜不自胜,这些年日子虽然过的不错,但到底还是娘家时常贴补,做点好菜老子娘都得让哥哥给送来,自己这心里怪不是滋味的。这要真成了,门口的水塘子就真成了聚宝盆了。

  “这丫头的脑子咋长的?咋这么灵性呢!”郑老四摸摸郑青鸾的头,就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