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谁也记不得,金狮奖上一次颁给喜剧片是什么时候,十几年前还是几十年,谁又知道呢?

  当然,若是想要来个出乎意料又意料之中,《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和《三月十五日》都是不错的选择。

  本届据说还有两部评分不错的中国电影,不过因为该片提供给记者的媒体放映场位置有限,很多媒体人并未观看几部华语片,所以也无从知道质量,只听看过的同行说电影很好看。

  想到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是一个中国狂热爱好者,中国电影在金狮奖刷到新荣誉,想来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本届主竞赛评委会主席是电影《黑天鹅》的导演,来自美国的达伦·阿罗诺夫斯基,除此之外,还有六位评委,他们分别是意大利女演员阿尔芭·洛瓦赫、以作品尺度大胆而闻名的美国导演托德·海因斯,意大利著名导演马里奥·玛通,音乐家大卫·拜恩,芬兰视觉艺术家埃亚·丽莎·阿提拉以及法国“手册派”代表导演安德烈·泰西内。

  这些评委里,苔米唯一称得上熟悉的除了安德烈·泰西内,就只有评委会主席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手册派”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之后,相当重要的流派。

  很多“手册派”导演与新浪潮电影导演本身就是重合的。

  比如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让-吕克·戈达尔,他们有个共同特点,曾为《电影手册》担任专业影评人。安德烈·泰西内60年代开始为《电影手册》撰写影评,69年开始担任导演,在法国堪称德高望重。

  纵然苔米有“最年轻电影大师”的称号,但这个称号是恭维她的作品有大师水平,和那些真正的电影大师相比,她这个大师,显然还有些稚嫩。

  言归正传,当23部主竞赛单元影片全部放映完毕后,评委们的甄选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中。

  安德烈·泰西内显然是比较欣赏《大新闻》的,这并非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塔玛拉·霍恩是法国人,又出自电影大师摇篮la femis,而是因为这部电影本身。

  在安德烈·泰西内看来《大新闻》本身非常有趣,它以喜剧为载体,讲述了一个本身并不愉快的旅程,这个旅程的所见所闻甚至已经称不上不愉快这么简单,用惨绝人寰形容,也不足为过。

  电影本身并没有描述过多的战争场面,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控诉战争的残酷。

  难民营里的老弱病残,为了生活下去无奈卖女儿的父亲,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哀求被误认为怀孕想要偷渡到欧洲的主角,将她的孩子以双胞胎的名义带回欧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