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记者的报道也让苔米感觉荒唐,他们再一次提到了法国传奇作曲家乔治·比才,然后用幸灾乐祸的口吻说,“若塔玛拉·霍恩继续折腾下去,很快她将步乔治·比才的后尘,成为另一英年早逝的创奇。”

  就连苔米的影迷,也提到了这位不幸早逝的作曲家,担心苔米随时挂掉。

  真是讨厌,你才会见耶稣,你全家都去见耶稣!

  唯一让苔米有所安慰的是雷蒙德·培根,和那些或谴责或心碎的眼神不同,雷蒙德至始至终都没有指责苔米,对她进行说教,而是医院和工作室两头跑,告诉她《黑暗将逝》的电影进度。

  不过,文字叙述并不能完全代替眼睛,哪怕有录像,平时喜欢亲力亲为的霍恩导演在面对丈夫干巴巴地叙述中,总有种无力感。

  她知道雷蒙德是有能力将这些事情说的更有趣更贴切一些,但是他偏偏就是要将原本非常有趣的内容说的干巴巴地。

  他用自己的方式抗议着妻子对自己身体的不爱惜,并用行动告诉她,若不是你不爱惜身体,这些事情原本你可以自己做的。

  若说亲友们的指责让霍恩导演起了逆反心理,那雷蒙德的无声抗议,就让苔米觉得委屈。

  当然她还没有忘记反省自己,她是不是过于苛求自己。

  事实上没有人要求苔米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完成这部电影,她的时间很宽裕,但是她个人的高标准让自己让周围的人都觉得很累,若不是她事事要完美,一贯身体强壮的弗朗索瓦·布尔维尔不至于心脏骤停差点猝死。

  若是布尔维尔因此离开这个世界,苔米不知道她是否还有心情去面对她用生命热爱的电影事业。

  ————

  苔米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错过了凯撒奖颁奖典礼,也错过了《拥抱》剧组为克罗夫·杜弗洛举行的庆祝会,他凭借《拥抱》一片成为凯撒奖最佳新人男星。

  与高兴的杜弗洛相比,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就淡定多了,各种奖杯对于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哪怕是凯撒奖。

  《拥抱》虽然拿了一大堆提名,但是并未得到什么重量级的奖项,这也在苔米的预料之中,今年凯撒奖大获全胜的电影是《塞拉菲娜》,这是一部传记剧情片,比《拥抱》更为真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