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6 / 7)
“你娘也觉这事不靠谱,便赶紧让你大哥和大嫂,一起回了睿王府,找睿王爷帮着说说……”叶氏一字一泪的说道。
南姗听得暗暗点头,萧清湘虽与萧清斌是堂兄妹,若她亲自去说,到底也不妥当,哪有已出嫁的堂妹,掺和堂兄娶小老婆的事的,睿王爷是太子的亲叔叔,又高出一个辈分,若有他出面,确实再合适不过。
可是,天不凑巧……叶氏失声痛哭道:“你大哥和大嫂到了睿王府才知,睿王爷前天陪着王妃外出游玩了,因只出门半个月,时间不长,便没特意告诉你大嫂……”
南姗忍不住想吐槽了——怎么这事儿就能巧成这样!
“睿 王府的世子爷倒在府里,听了你大嫂的话,他亲自去了一趟皇宫,你大哥和大嫂便在王府里等消息……”叶氏又是一阵呜呜咽咽,然后才接着说了下去:“夜禁之 后,你大哥和大嫂才回来,说太子不卖这个面子,还说既然不乐意,为何先前又应承下来,现在却来反悔,如此出尔反尔,当孤是什么人……”
太子乃是一国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他不收回谕令,确实谁也奈何不了他,除非请皇上出山……叶氏擦着眼角泛出的泪水:“世子爷不能和太子爷很犟嘴,又不敢拿此事去叨扰皇上,还说哪怕去见皇后也没用,皇后一心只偏着太子,世子爷只能无功而返……”
皇帝老爷的确极少过问儿子纳妾之事,他只要知道儿子的正妻靠谱,能把府邸打理妥帖,府中有顺利绵延出的子嗣,别的诸事他一般不管。
萧 清悯是皇帝的亲侄子,若想面见他,其实并不困难,他不去见皇帝说情,自有他的一番考量——若将此事告诉了皇帝,皇帝必然该有些决断,若是皇帝阻了太子纳南 妩,他怕是要因此事和太子结下梁子,若是皇帝遂了太子的意愿,他依旧要和太子树下梁子,怎么,我都和你说了不同意,你反倒去找我皇帝爹来压我,非要跟我过 不去是不是。
另外,若非是嫡亲的姐姐来游说,萧清悯压根懒的趟这一滩浑水,又不是大姐夫的亲妹子去做小,只是一个隔房的堂妹而已,还有,他就奇了个怪了,南家的姑娘怎么都这么多事啊,早些年闹一对红杏出墙来,前几年又满城风雨地闹克夫,如今又闹这一出。
红 杏出墙的事,都过去十来年了,不提也罢,至于闹克夫那一位,也就是大姐的嫡亲小姑子,他原本以为她会变成自己的三弟妹,没想到临了临了,却变成了自己的堂 弟妹,与自己那位传奇的堂弟,倒凑成了一对绝配,她在宝禅寺恪守着规矩本分,尚能沾到花惹到草,如今这一位可就太出格了,也不知她爹娘是怎么教导她的,好 好的千金小姐不在家里待着,你没事出来拜佛,就好好的拜佛呀,你没事漫山遍野的瞎转悠什么!
“我原本想着再来求你去通融通融……”叶氏抽抽嗒嗒地接着说。
南姗心头微囧——萧清悯和太子基本是读书习武一块长大的,太子连他的面子尚不卖,她一个和太子连话都没说过几句的弟妹,能通融出来一朵什么花啊。
“可你大哥说不妥,一是你还在月子里不宜出门,二是你纵算知道了这事,也帮不上甚么忙,你一个年轻的小媳妇,素日与大伯子尚且避讳少见,怎么能去说道这些事,皇后虽是你婆婆,可到底只是名分上的,这些礼数和关系,我也晓得……”叶氏依旧是呜咽不断。
南姗不得不承认——她屏哥哥的话十分在理。
至于叶氏说晓得礼数和关系,前者她的确晓得,而后者嘛,她自己也有两个庶子,面对庶出儿子媳妇的心态,她的确也很晓得。
↑返回顶部↑
南姗听得暗暗点头,萧清湘虽与萧清斌是堂兄妹,若她亲自去说,到底也不妥当,哪有已出嫁的堂妹,掺和堂兄娶小老婆的事的,睿王爷是太子的亲叔叔,又高出一个辈分,若有他出面,确实再合适不过。
可是,天不凑巧……叶氏失声痛哭道:“你大哥和大嫂到了睿王府才知,睿王爷前天陪着王妃外出游玩了,因只出门半个月,时间不长,便没特意告诉你大嫂……”
南姗忍不住想吐槽了——怎么这事儿就能巧成这样!
“睿 王府的世子爷倒在府里,听了你大嫂的话,他亲自去了一趟皇宫,你大哥和大嫂便在王府里等消息……”叶氏又是一阵呜呜咽咽,然后才接着说了下去:“夜禁之 后,你大哥和大嫂才回来,说太子不卖这个面子,还说既然不乐意,为何先前又应承下来,现在却来反悔,如此出尔反尔,当孤是什么人……”
太子乃是一国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他不收回谕令,确实谁也奈何不了他,除非请皇上出山……叶氏擦着眼角泛出的泪水:“世子爷不能和太子爷很犟嘴,又不敢拿此事去叨扰皇上,还说哪怕去见皇后也没用,皇后一心只偏着太子,世子爷只能无功而返……”
皇帝老爷的确极少过问儿子纳妾之事,他只要知道儿子的正妻靠谱,能把府邸打理妥帖,府中有顺利绵延出的子嗣,别的诸事他一般不管。
萧 清悯是皇帝的亲侄子,若想面见他,其实并不困难,他不去见皇帝说情,自有他的一番考量——若将此事告诉了皇帝,皇帝必然该有些决断,若是皇帝阻了太子纳南 妩,他怕是要因此事和太子结下梁子,若是皇帝遂了太子的意愿,他依旧要和太子树下梁子,怎么,我都和你说了不同意,你反倒去找我皇帝爹来压我,非要跟我过 不去是不是。
另外,若非是嫡亲的姐姐来游说,萧清悯压根懒的趟这一滩浑水,又不是大姐夫的亲妹子去做小,只是一个隔房的堂妹而已,还有,他就奇了个怪了,南家的姑娘怎么都这么多事啊,早些年闹一对红杏出墙来,前几年又满城风雨地闹克夫,如今又闹这一出。
红 杏出墙的事,都过去十来年了,不提也罢,至于闹克夫那一位,也就是大姐的嫡亲小姑子,他原本以为她会变成自己的三弟妹,没想到临了临了,却变成了自己的堂 弟妹,与自己那位传奇的堂弟,倒凑成了一对绝配,她在宝禅寺恪守着规矩本分,尚能沾到花惹到草,如今这一位可就太出格了,也不知她爹娘是怎么教导她的,好 好的千金小姐不在家里待着,你没事出来拜佛,就好好的拜佛呀,你没事漫山遍野的瞎转悠什么!
“我原本想着再来求你去通融通融……”叶氏抽抽嗒嗒地接着说。
南姗心头微囧——萧清悯和太子基本是读书习武一块长大的,太子连他的面子尚不卖,她一个和太子连话都没说过几句的弟妹,能通融出来一朵什么花啊。
“可你大哥说不妥,一是你还在月子里不宜出门,二是你纵算知道了这事,也帮不上甚么忙,你一个年轻的小媳妇,素日与大伯子尚且避讳少见,怎么能去说道这些事,皇后虽是你婆婆,可到底只是名分上的,这些礼数和关系,我也晓得……”叶氏依旧是呜咽不断。
南姗不得不承认——她屏哥哥的话十分在理。
至于叶氏说晓得礼数和关系,前者她的确晓得,而后者嘛,她自己也有两个庶子,面对庶出儿子媳妇的心态,她的确也很晓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