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爹也知道我喜欢收集印章,有一天我就想我要是把一本书上的字印章都收集了,不就是可以去印书了。纸的问题我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我有一点想法,阿爹给我点时间,我能解决的。”剽窃,李昭略有地点心虚。

  开民智的影响一时半会儿体现不出来,可等十年二十年后,一批又一批的寒门人才就会涌现,不需要刻意提拔寒门,是金子总会发光。

  等寒门力量足够,便可以向旧制度挑战,比方说弄个科举,科举制度也有弊端,门生同年,明朝党争多有名啊,只能说比只看出身更公平一些。这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只看执行的人能做到哪一步。

  现在就想冲九品中正制开刀,那是自寻死路,雍州世家分分钟造反。如今的世家轻易不能撼动,何况血脉交融,一路扶持,最好是能和平演变,宁愿慢一点,让出部分利益。

  李昭并不觉得矛盾不可调和,哪怕真的推行科举了,世族由于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也比庶族更易成功。只要子弟争气,能人辈出,世家依然是世家,只不过没有现在那般权势滔天。若无能,就算是九品中正制大行其道的今天,也不是没有被削去门籍的世家。

  她从不觉得九品中正制会彻底消除,哪怕到了科举当道的朝代,九品中正制的影子还在,只是换了个叫法。贾代善临终还能替他那个在科举上毫无建树的小儿子贾政求个从五品官呢。这个官,不就是看在他的出身上得的。

  李徽注意到了李昭的异样,不过并没有问,只是目光有点奇怪,“你还想做什么?”

  ——

  李昭还想开学院,开的越多越好,对这个社会会造成怎样的冲击,她不知道,她很忐忑,忐忑中又带着说不清的期待。

  因为条件所限,第一批学生便是六百烈士遗孤。她摊子铺的大,人手不足,遂贴出了招募助手的通知。流程模仿公务员考试,先笔试,然后面试。

  她对科举了解来源于影视小说,这个时代她也无处参考,正好可以实践,实践出真理!小打小闹可以失败,一国之事岂容儿戏。

  培养人才的同时她还可以找人才,她年纪小,又是女子,遂世家是看不上她这点动作,并不会来插一手,正好合了她的意。

  一举数得的好事,李昭干劲十足。

  李昭这边刚选好地址,笔试结束,把她那份阅完了一个合心意的都没看到,简直累感不爱。那边就传出消息,李徽得神仙梦中赐印刷之术,命他令百姓明理,明智,明德。

  正帮着帮李昭整理书案的紫光惊得捂住嘴,差点儿喜极而泣,“天佑我雍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