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拢共三进的院子,还全是平房,也没钱铺琉璃瓦,就是普普通通的黑瓦片。

  说是三进,但头进倒座房里住的全是老百姓。据说都是进京来等恩科的穷书生,住不起店就只好借住了寺庙里。祗垣寺只收一点微薄的房钱,还管一日两顿素斋。没钱的还能靠帮着抄佛经抵房钱,着实是解了这些穷书生们的燃眉之急!

  二进的院子正房算是大雄宝殿,前头供着佛祖,后头供着观音。文殊普贤十八罗汉,各占一个角落,显得有些拥挤。

  东西厢房则是净室,也供着几个菩萨,如今都整理出来让将士们的家眷歇息。

  后头是和尚们住的地方,四间平屋,三间住人一间库房,角落还有半间是厨房。除了主持求那跋陀罗因为要整理翻译带来的佛经,单独住了一间。其余大小和尚们都是四个人住一间,就连澄净也不例外。

  就这么个小庙,御驾到了,连个停车的地方都没有。还得圣驾亲自下车,自己走进去。

  然而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名言。这祗垣寺又破又小,可人气着实很旺。

  至少在这一片穷苦老百姓眼里,这就是一座名山宝刹!

  为了看圣驾,老百姓都快把这小寺庙挤破了。

  寄住在寺庙里的穷书生们也十分激动,今儿个不必考恩科也能得见圣驾龙颜,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前世修来的福分。

  所以说,庙小佛灵。这祗垣寺啊,就是有真佛!要不,怎么陛下和摄政王亲临拜见佛祖?

  老百姓,穷书生,大和尚小和尚,连带将士们的家属遗孤,乌压压跪满一地。院子里不够跪,就连厢房里也跪满了。

  得亏末璃有过流民巷的经验,倒也不怵。和颜悦色的叫了平身,面带微笑,亲切会见各方代表。

  求那跋陀罗是澄净的师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徒弟长得体面漂亮,师傅却很不起眼。老和尚就是个典型的印度僧人,还是清修苦行的那种。又黑又瘦,剃着大光头,蓄着山羊胡,干巴巴的一个小老头。

  小老头是真的有点老,还有点驼背,站着就跟她差不多高,笑眯眯的挺和蔼,说一口地道的官话,双眼充满长者的智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