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4 / 7)
老鸨听这意思,仿佛是一株摇钱树要长了翅膀飞走,心里一痛,理智就散了,忙殷勤道:“到底是贵姐眼界高。我这儿还真有个绝色——只是脾气拧,不服帖,只怕、只怕冲撞了您……”
燕云熙闻言斜了她一眼,拿那只沾着酒水的筷子虚点了点她,笑道:“你这老货。”
一时将那绝色唤来,果然与众不同,少年不过十六七岁模样,虽然当不得老鸨口中“绝色”二字,却亦是一众少年中独一份的出众。
只见他容貌清俊,秀眉直鼻;面色雪白,唇色淡红;体态修长,风采翩然——竟似是世家子弟。
燕云熙漫不经心抬眼一望,登时瞳孔便是一缩,她笑起来,“旁人都下去吧,每人赏一锭金子。”起身慢慢走到那少年身边,在旁人渐次退出的脚步声中,柔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别扭地拧着脑袋,半响,才在老鸨的催促声中,不情不愿吐出三个字来,“方瑾玉。”
方瑾玉从十二岁入了环采阁,便知道将来总会有那么一日;他比寻常人生得好看,就连在这环采阁里也是数得上的。老鸨掂量着要将他卖个好价钱,起初打着要将他做了小倌的主意——他是死都不从的,为此在手腕上留下一道至今不褪的疤痕。
他倒不觉得如何,倒是老鸨心疼得要死要活,一个劲说着“落了疤,这身价就跌喽”。
日子一天一天过,他已是十六岁了,自知拖不了多少时日;却怎么样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恩客”,会是这样奇怪的一个女人。
她知道了他的名字起,便亲昵地唤他“阿玉”;既不像旁的客人那样要灌他酒,更不逼着他唱曲讨好,举止更是规规矩矩。他神色冷淡,言语不恭敬;她都不以为忤,反倒只是温和地笑望着他,那笑容倒叫他不知所措。
她包了他整整五日,湄江的细雨也落了整整五日。
每个白日,她只推开吊脚楼的窗户,与他一同望着那绵绵细雨落在湄江中;那溅起的涟漪,仿佛一朵朵水青色的莲花。
她便在临窗的书桌前摆开笔墨,握着他的手,教他作画。
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跃然纸上。
她夸他“画得有风骨,资质颇佳”;他微红了脸,手指在她手心里轻颤——他可从来不曾学过书画啊。
↑返回顶部↑
燕云熙闻言斜了她一眼,拿那只沾着酒水的筷子虚点了点她,笑道:“你这老货。”
一时将那绝色唤来,果然与众不同,少年不过十六七岁模样,虽然当不得老鸨口中“绝色”二字,却亦是一众少年中独一份的出众。
只见他容貌清俊,秀眉直鼻;面色雪白,唇色淡红;体态修长,风采翩然——竟似是世家子弟。
燕云熙漫不经心抬眼一望,登时瞳孔便是一缩,她笑起来,“旁人都下去吧,每人赏一锭金子。”起身慢慢走到那少年身边,在旁人渐次退出的脚步声中,柔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别扭地拧着脑袋,半响,才在老鸨的催促声中,不情不愿吐出三个字来,“方瑾玉。”
方瑾玉从十二岁入了环采阁,便知道将来总会有那么一日;他比寻常人生得好看,就连在这环采阁里也是数得上的。老鸨掂量着要将他卖个好价钱,起初打着要将他做了小倌的主意——他是死都不从的,为此在手腕上留下一道至今不褪的疤痕。
他倒不觉得如何,倒是老鸨心疼得要死要活,一个劲说着“落了疤,这身价就跌喽”。
日子一天一天过,他已是十六岁了,自知拖不了多少时日;却怎么样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恩客”,会是这样奇怪的一个女人。
她知道了他的名字起,便亲昵地唤他“阿玉”;既不像旁的客人那样要灌他酒,更不逼着他唱曲讨好,举止更是规规矩矩。他神色冷淡,言语不恭敬;她都不以为忤,反倒只是温和地笑望着他,那笑容倒叫他不知所措。
她包了他整整五日,湄江的细雨也落了整整五日。
每个白日,她只推开吊脚楼的窗户,与他一同望着那绵绵细雨落在湄江中;那溅起的涟漪,仿佛一朵朵水青色的莲花。
她便在临窗的书桌前摆开笔墨,握着他的手,教他作画。
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跃然纸上。
她夸他“画得有风骨,资质颇佳”;他微红了脸,手指在她手心里轻颤——他可从来不曾学过书画啊。
↑返回顶部↑